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答司马谏议书》出自部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主题为“倾听理性的声音”。本单元的四篇古文体现的文人精神都指向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单元内容对应《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本单元在前两个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本文侧重学习反驳的艺术。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都是古文,古文阅读相比于古诗词、小说等来说,阅读难度增加。如对文言文特殊词汇、特殊句式是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的,古文阅读数量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古文阅读语感、对文意的理解,进而影响对文章主旨、文人精神的理解。仅就读懂层面来说,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古文学习是存在一定畏难心理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建构与运用:掌握文本的重点文言知识,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态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本写作特点,探究文本在论据和论证上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者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态度,分析文本写作特点。

难点:探究文本在论据和论证上的特点;体会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课时数

3课时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国家兴盛之时,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于是居安思危,大胆进谏,目的是防微杜渐;国事艰难之际,自然有人主动站出来,多方运筹,寻求济世安民之道,坚持变法除弊以希望国家昌盛。但变法之路,阻力重重,艰难万险,甚至朋友也会跳出来极力反对。是守成还是创新?坚守还是放弃?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的。

壹·文题解读

《答司马谏议书》

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④“书”,文体名,书信。

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书

①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报……书”、(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书”(吴均《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上……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答……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②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玩赌者的故事”的意思。

贰·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守旧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达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叁·初读体会

一、明确字音

强聒(guō)卤莽(lǔmǎng)见恕(shù)拒谏(jiàn)

怨谤(bàng)不恤(xù)盘庚(gēng)胥怨(xū)会晤(wù)

二、齐读文本

三、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用原文词句回答)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明确: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明确:“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3.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明确: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4.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明确:①人——“习于苟且”;②上——“欲变此”;

③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四、概括各个段落的内容。

明确: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怨诽”的原因,借“盘庚迁都”的故事表明自己

改革的坚定意志。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肆·深度探究

一、解读第一段

(一)全班齐读

(二)翻译字词

(三)探究问题

1、措辞有何特点?

明确:①用词有礼(蒙教,上报,见恕……)

②语调委婉(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

2、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

二、解读第二段

(一)全班齐读

(二)翻译字词

(三)探究问题

思考: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