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PPT.pptx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有效、安全、经济、耐药性不易形成。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三个要素

机体状态(免疫器官功能)

感染部位、病情程度

机体

细菌药物

流行情况

病原菌

耐药性产酶

抗菌谱

药动学药效学副作用

三要素:细菌、机体和药物

金葡、表葡、其他凝固酶

阴性葡球、溶链、草绿链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

需氧G+b

白喉杆菌

其他棒状杆菌

李斯德菌

需氧g-c

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

需氧g-b

肠杆菌科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志贺阴沟、产气聚团肠杆菌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

非发酵菌

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黄杆菌属嗜血杆菌属军团菌属

细菌的分类

厌氧菌g+c

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

g+b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难辨梭菌等(有芽胞)

双歧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等(无芽胞)

g-b

脆弱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其他拟杆菌、梭杆菌

其他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卡氏肺孢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鸟、龟分枝杆菌)

细菌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

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是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的生物现象。研究表明细菌、细菌产生抗菌药物以及细菌耐药的历史甚至早于人类的出现。

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病原体对多种化疗药

物的敏感性降低。

抗耐药菌

抗菌

抗菌药物细菌

耐药

分为:

1、固有耐药性

2、获得耐药性

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

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

高耐药,多重耐药

耐药性(抗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合成酶)

2、抗菌药物靶酶/位改变

3、改变胞浆膜通透性:外膜孔道蛋白缺失;主动外排系统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类(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ABC)

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facilitatorsuperfamily,MFS)

药物与代谢物转运体家族(drug/metabolitetransporter,DMT)

多重药物与毒物外排家族(multidrugandtoxicpoundextrusionfamily,MATE)

耐受细胞结节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celldivision,RND)

4、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细菌内膜

三个主要

青霉素结合蛋

白(PBPS)

细菌耐药机制示意图

耐药机制(二)

细菌降低外膜

通透性阻止或

减少抗生素进入

(细菌产酶或不产酶)

耐药机制(四)

细菌改变靶位

蛋白,如产生亲和力极低的PBP2a

不与抗生素结合

耐药机制(一)

细菌产生灭活酶灭活扰生素

抗生素分子

耐药机制(三)

细菌增强主动

外排系统把进入菌体内的抗生素泵出菌体内

①主动流出泵②附加膜蛋白③外膜通道。

②③组成主动外排系

正常外膜膜孔

蛋白(porin)构成的膜通道

细菌外膜

PBP-2a

β一内酰胺酶

孔蛋白改变,细胞壁/膜通透性改变

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

抗生素靶位点改变

灭活酶产生

β-内酰胺酶:最主要的灭活酶

●目前已发现300多种

●新的种类不断出现

●对β-内酰胺抗生素造成威胁

临床关注的主要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

碳青霉烯类酶(金属酶及2f组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

由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

水解青霉素类,一、二、三代头孢菌素

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CA)所抑制

产ESBLs细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

病死率

致病菌之一(大肠埃希菌和

0.4

肺炎克雷白杆菌

0.2

0

非ESBLESBL

AmpC酶特点

往往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过程中诱导产生,并有估计选择出持续高产AmpC酶的突变株

能水解青霉素、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碳青霉烯对AmpC酶高度稳定,然而潜在的AmpC酶诱导剂,故没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的作用

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不能抑制AmpC酶,相反,克拉

维酸是强诱导剂

目前大约30%~50%肠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菌、沙雷菌

等高产AmpC酶

ESBL

AmpC

耐药谱

多重

多重

对三代头孢

多耐药

耐药

头孢吡肟

多敏感

敏感

哌酮/舒巴坦

大多敏感

耐药

头霉菌素

敏感

耐药

碳青霉烯类

敏感

敏感

产ESBL与AmpC的差别

碳青霉烯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