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33张PPT).pptx

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33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孟子》

新课导入前不久,浙江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从桥上一跃而下,救起落水女子的视频感动了许多人。“见义勇为”是国家一贯倡导的优良品质,在如今的人心冷漠的社会上更是显得弥足珍贵。“不忍见他人之苦”也正与千百年前孟子的主张不谋而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壹贰叁学习目标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壹理解题目含义,掌握作者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知人论世

作品介绍《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的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更细致。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

作者介绍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作者介绍孟子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民本仁政性善

写作背景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也针对社会现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便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解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贰听老师范读,明确字音,勾画重难点字词,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研读文本

研读文本孺子(rú)怵惕(chùtì)恻隐(cè)内交(nà)要誉(yāo)羞恶(wù)纠正字音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2.注意聆听教师诵读的节奏、语调以及重点的停顿。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划分层次。诵读指导

研读文本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研读文本思考1:分析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思考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思考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性善论研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研读文本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①运:运转,转动②所以:表原因③乍:突然、忽然。④孺子:多指幼儿、儿童。⑤怵惕:惊骇,恐惧。⑥恻隐:哀痛,怜悯。⑦内交:结交,“内”同“纳”。⑧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⑨乡党:同乡。⑩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研读文本释义:古代圣王由于怜

文档评论(0)

高中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高中一线教学,可提供高中各个学科的授课资料,高考复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