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

英文名:malignantgranularcelltumorofvulva缩写:

别名:外阴恶性颗粒细胞施万细胞瘤疾病代码:

ICD:C51

概述:外阴恶性颗粒细胞瘤根据其组织来源有学者认为应该称之为恶性颗粒细胞施万细胞瘤,但习惯仍称之为恶性颗粒细胞瘤。

流行病学:恶性颗粒细胞瘤少见,仅占所有颗粒细胞瘤的1%~2%。年龄17~56岁,中位年龄为32岁。

病因:以往曾认为恶性颗粒细胞瘤来自肌母细胞(称恶性颗粒性肌母细胞)、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未分化间叶细胞等。但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超微结构发现均支持是施万细胞来源。

发病机制:

肿瘤表面皮肤完整。肿块边界不清,因此肿瘤常带有周围的脂肪和肌肉。切面肿瘤呈灰黄色。

光镜下见瘤细胞大小不等,呈巢状或索状,胞体圆形、多边形、卵圆形、梭形不等。胞浆丰富,充满大小相似、分布不均匀的嗜酸性颗粒,PAS阳性。胞核大小不等及深染,核分裂象>2/10HPF,可见凝固性坏死,见到转移则诊断更为明确。电镜下见胞浆内颗粒为自噬小泡,同时可见有髓或无髓的轴索样结构。

瘤细胞呈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CD68和CD57(Leu-7)可为阳性,但特异性均不强。

临床表现:临床一般无特殊症状,大多是偶尔发现,阴唇处多见,偶见于阴蒂。多单发,多发性结节少见。通常表现为真皮或皮下孤立的无痛结节,大小从1.5~12cm不等,质硬。

并发症:可通过淋巴结转移到肺、肝和骨等。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p53抑癌基因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由于恶性颗粒细胞瘤核的异型性和细胞多形性可不明显,而临床良性的颗

2

粒细胞瘤可表现为核多形性和核分裂象增多,同时良性颗粒细胞瘤可为多中心病灶,所以良、恶性较难鉴别,尤其应特别注意恶性颗粒细胞瘤中组织学表现为良性,而生物学行为是恶性的一面,要在转移前做出诊断往往较困难。所以在诊断时应多取材,多切片,仔细查找核异型区,特别注意血管侵犯。有学者提出恶性颗粒细胞瘤的诊断标准需结合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认为需具有:核分裂象增多;肿块坏死;空泡状核伴大的核仁;显著的梭形;Ki-67>10%和p53阳性。Tsuchida等(1997)认为异型的核分裂象最能预示侵袭性的临床行为,而核的异型和局部浸润并不能作为诊断恶性的标准。

鉴别诊断:

1.外阴平滑肌瘤该瘤体质硬,界限清楚,病理检查可确诊。

2.外阴纤维瘤此瘤有包膜,界限清楚,常带蒂。镜下见大量纤维细胞。

3.外阴恶性肿瘤如外阴平滑肌肉瘤、外阴纤维肉瘤等。恶性肿瘤生长较快,常伴有疼痛感,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广泛局部切除和区域淋巴结切除。以往认为该瘤对放疗不敏感,但Ramos等(2000)提出对局部肿块不能完全切除或切缘阳性的患者,可在术后选择≥60Gy剂量的放疗。

预后:本瘤预后差,生长快,局部复发率高,6例中除1例仅随访16个月的未见局部复发外,其余5例均有局部复发,复发在术后2~6年(中位复发时间3年)。本瘤易远处转移,可经淋巴管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或通过血行途径转移至肺、肝和骨等。6例患者中1例有淋巴结和肺转移,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分别随访90个月和35个月,均存活(Horowitz1995,Magori1973);1例随访91个月死亡(Horowitz1995);1例随访24个月,为带瘤生存(Fanburg1998);另2例无瘤生存,随访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68个月(Ramos2000,Robertson1981)。由于曾有报道10年后才有远处转移的,所以需远期随访。

与本瘤的侵袭性和差的预后明显相关的临床因素包括肿瘤>4cm、有局部复发史、肿块生长迅速、侵犯周围组织、较大的年龄等。另外,高的Ki-67和p53阳性亦提示预后差。

预防:按照肿瘤的三级预防做好预防工作。循证医学: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