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范可尼综合征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小儿范可尼综合征英文名:Fanconisyndrome缩写:

别名:范可尼贫血;复合肾小管转运缺陷症;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综合征;凡科尼综合征;范科尼综合征;戴-布二氏贫血;Fanconianemia;congenitalaplasticanemia;Diamond-Blackfananemia

疾病代码:

ICD:N15.8

概述:范可尼综合征(Fanconisyndrome)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多种肾小管功能紊乱为特征,导致贫血,氨基酸、葡萄糖、磷酸盐、碳酸氢盐和其他由近端或远端肾小管处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从尿中丢失过多,因而出现酸中毒、低磷酸盐血症、低钙血症、脱水、佝偻病、骨质疏松、生长过缓等表现。Fanconi综合征(Fanconisyndrome)可分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原发性或继发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几类。临床上较为罕见,起病缓慢,且多于青壮年出现症状,预后与治疗早晚和对治疗的反应有关。

流行病学:1927年Fanconi(范可尼)首次报道了3例儿童有蛋白尿,全血细胞减少合并多发性先天畸形、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生长迟缓伴低血磷性佝偻病,此综合征因此得名。不久,Uehlinger报道了1例相似的患者,伴有拇指和肾脏的畸形。1931年,Naegeli将其命名为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anemia,FA)。FA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疾病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多发性先天畸形,易患肿瘤性疾病,细胞对DNA交联剂如丝裂霉素(MMC)、二环氧丁烷(DEB)异常敏感。那些在低浓度的MMC/DEB诱导下发生特征性染色体断裂的患者,没有躯体异常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能诊断。迄今为止,有文献记载的病例已超过1300例,本病在欧洲和北美的发病率大约为3/10万。

病因:幼儿大多与遗传有关,年长儿多继发于免疫性疾病、毒物或药物中毒以及各种肾脏病。

1.原发性(原因不明或无全身性疾病)包括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AD)、常染色体隐性(AR)、X连锁隐性(XLR)、散发性、特殊型(即刷状缘缺失型)。

-2-

2.继发性(症状型)

(1)先天性代谢障碍:

①氨基酸代谢障碍:

A.胱氨酸病(常染色体隐性,AR)。

B.酪氨酸血症Ⅰ型(AR)。

C.Busby综合征(AR)。

D.Ludersheldon综合征(AD)。

②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A.糖原贮积病Ⅰ型(Fanconi-Bickel综合征,AR)。

B.半乳糖血症(AR)。

C.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AR)。

③其他:

A.Lowe综合征(XLR)。

B.肝豆状核变性(AR)。

C.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陷(AR)。

D.Dent病(家族性近端肾小管疾病,XLR)。

E.Pearson综合征,Wilson病。

F.维生素B12缺乏。

(2)获得性疾病如:①多发性骨髓瘤;②肾病综合征;③肾移植;④肿瘤;⑤糖尿病;⑥急、慢性间质性肾炎;⑦急性肾小管坏死;⑧营养不良;⑨巴尔干肾病;⑩严重低钾血症。

(3)药物损伤及中毒如:①重金属(汞、钠、铅、镉);②化学毒剂马来酸、来苏儿、甲苯、甲酚、硝苯等;③过期四环素、丙酸;④顺铂、IFostamide、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维生素中毒;⑤雷米替丁、西米替丁、中草药如马兜铃肾

损害等。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可能:

(1)内流缺陷:管腔内向组织内流减少,见于刷状缘缺失型。

(2)细胞内回漏到肾小管腔增加:如马来酸中毒型。

-3-

(3)回流减少:通过基底侧细胞膜回流减少,致细胞内物质堆积;影响回吸收,如Fanconi-Bickel综合征。

(4)灌注增加:从血液向细胞灌注增加,通过细胞紧密连结处反流管腔增加,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型。肾小管膜的输送异常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未见特异性表现。有实验提示本征的细胞内ATP活性的转运功能不全是由于磷酸盐耗竭,引起细胞内腺嘌呤核苷酸降解,因而发生ATP消耗。本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见图1。

2.病理与病理生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已认识到FA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DNA损伤识别或修复缺陷是FA发生的关键,由于DNA的异常启动了相关的病理机制。

(1)DNA交联修复缺陷:FA细胞对能产生链内和链间交联的双功能交联剂(如DEB、MMC、氮芥、环磷酰胺、顺铂等)敏感。DEB和MMC诱导的链内交联修复使DNA链切开,双链DNA同时损伤则没有可用的模板进行修复,需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修复。在FA细胞,非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