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点(附图表) .docx

2024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点(附图表) .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点(附图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导致视力损失的常见眼部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DR,且DR的全球患病率及疾病负担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显著增加[1]。无论从中医、西医视角,DR的发生、发展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中西医对DR病理机制的不同解释同样也丰富了现代医学对DR治疗方案的选择。

01、中西医对DR病理机制的阐述

目前,西医对DR机制的探索比较深入。与高血糖相关的生化机制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共同诱发视网膜微血管及神经病变,促进DR发生及发展。其中,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视网膜神经元损伤、氧化应激与炎症通路的异常激活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多态性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DR发病[2]。

DR归属于中医消渴目病之“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及“血灌瞳神”等范畴。病机为消渴日久,肝肾亏虚,目失濡养;阴虚致虚火上扰,灼伤目络;日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瘀阻于目;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寒凝血瘀,目络阻滞,痰瘀互结,最终均伤及于目[3]。

02从机制看治疗选择

1.全身系统的慢性病管理是DR患者治疗的基石,对控制DR及眼部视神经病变至关重要,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科学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

2.针对DR的内科治疗,可选用改善微循环类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抗氧化应激类药物,如硫辛酸;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4]。

经典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其方中主药丹参及辅药三七均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经典中草药,配以冰片为佐药通窍散火;全方具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效[5]。复方丹参滴丸主要通过保护及修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及抗血栓形成、抗炎、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视网膜微结构及神经保护等机

制发挥对DR的预防及早期治疗作用[6-7]。已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在多方面综合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表1)。

表1现有研究中复方丹参滴丸的联用药物及疗效[8-14]

联用药物

疗效

降糖、降压、降脂药物

与仅降糖、降脂和降压类药物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DR患者眼底微血管瘤数目、眼底出血面积、眼底硬(软)性渗出和眼底黄斑水肿面积显著减少,且患者视力改善更为显著[8-10]。

硫辛酸

联合治疗组在改善DR患者面色晦暗和视力水平、减少微血管瘤和出血灶数目、缩小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和血管渗漏面积以及减小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网膜体积方面均优于单独使用硫辛酸组[1]。

羟苯磺酸钙

与单用羟苯磺酸钙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改善DR患者的视觉功能、减小出血斑面积和黄斑厚度及降低VEGF和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更为显著[12-14]。

注:DR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EGF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针对眼部的专科治疗,包括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糖皮质

激素或抗VEGF药物)及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方法。其中,激光光凝术利用光凝固效应,使视网膜缺血区域变成瘢痕组织,已出现的新生血管因缺氧而消退,破坏视网膜的病变血管并减少由其导致的渗漏,是DR进行性进展的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首要方法和“金标准”[15-16]。研究表明,中医药与之联用不仅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发挥“解毒增效”的治疗作用,还能够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复方丹参滴丸作为经典中药制剂,与激光光凝治疗联用,可加强其改善视网膜血流灌注和缺血缺氧状态、抑制新生血管增殖和减轻黄斑厚度方面的作用,提高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的临床疗效[17-18]。

03总结

西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对DR有不同的疾病理论解释与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对DR均有显著确切的疗效。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针对DR的各个阶段,实施积极有效的联合手段,对于阻止或延缓DR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医疗方负担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DR的疗效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案。中医与西医相辅相成的治疗策略不仅为DR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TanTE,WongTY.Diabeticretinopathy:lookingforwardto2030[J].FrontEndocrinol(Lausanne),2022,13:1077669.DOI:10.3389/fendo.2022.1077669.

[2]万文萃,龙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眼科新进展,2022,42(9):673-679.

[3]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防治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