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和脊柱骨折.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定义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我国的定义

■1999年我国第一届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研讨会制定

■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骨皮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的文档

■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骨微结构退变: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

■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对载荷承受力降低而易于发生微细骨折或完全骨折。可悄然发生腰椎压迫性骨折,或在不大的外力下发生挠骨远端、股骨近端和肱骨上端骨折。

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理解和认识

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骨质疏松的分类

■原发性:随着年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分为两型,I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见于绝经后不久的妇女;I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以后发生

■继发性: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诱发

■特发性:多见于8-14岁青少年或成人,多有家族遗传史,女多于男

类别

I

I

年龄

50-70岁

70岁

女:男

6:1

2:1

骨丢失

骨松质(腰椎)

骨皮质(四肢)和骨松质

骨丢失率

快速丢失

缓慢丢失

骨折部位

椎体、桡骨远端

椎体、髋部

甲状旁腺功能

降低

亢进

钙吸收

减少

减少

1,2-(OH)₂D₃

继发性降低

原发性降低

主要病因

雌激素降低

增龄衰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I、Ⅱ型鉴别

流行病学现状(1)

根据刘忠厚教授等的研究结果,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亿,其中60岁以上人口13.26%,65岁以上人口占比8.87%

湖南人口6568万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586万人,占总人口的9.27%。

-----人口数据来源:省市数据网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我国约有1亿1千万骨质疏松患者(按65岁以上估算),如果按照60岁以上估算还要多得多,达到1亿7千万

按上述比例估算,双峰65岁以上人口大约有8万

流行病学现状(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医学界已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与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治疗高血压预防

中风这三种疾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以白人尤其是北欧人种多见,其次为亚洲人,而黑人少见

■营养因素:钙、磷、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C、D等,不良嗜好如长期过量饮酒、咖啡、浓茶、吸烟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因

■废用因素:废用性和交感性等;

■药物及疾病: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肝素、化疗药;肿瘤、胃肠道疾病等;

■性别及年龄:骨松症以围绝经期妇女居多,女性50-60岁后,男性60-70岁后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达到高峰,女性患病率可达100%。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评论(0)

yanxiaosa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家好!本人在此声明:本账号所有文档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收集归纳不易,请手下留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