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pptxVIP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从东北到三线,见证社会主义何以救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发展如何?许多年来,“失落”总是东北的标签。

自2023年以来,东北经济增速异军突起。除了黑龙江接住哈尔滨冰雪游的泼天富贵,吉林、辽宁经济增长多次在跑赢全国。成绩最亮眼的当属吉林省。2024年一季度,吉林省交出GDP同比增长6.5%的高分答卷,增速位居全国第一,这是继2023年首季度之后,吉林GDP增速再次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而上一次东北这么牛,还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以前。这次,东北总算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从战略发展需要出发,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大幕从东北开启。沈阳、大连、鞍山、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一大批重工业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950年,毛主席视察哈尔滨时称其为“共和国的长子”,这一称谓迅速成为形容东北工业在全国地位的最好评价。东北,何以成为“共和国的长子”?

大业奠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一幕

《共同纲领》中,共产党为世人描绘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蓝图:“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一切,都得从建国开始说起

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谈何容易?社会化大生产因为这意味着要从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转变为机器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制需要经济危机否则没收官僚资本组成国营经济农业手工业分散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私有制快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主导因素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工业化)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违背我们在第一课第一框学过机器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初期新中国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保证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历史的必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一)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新政权为开启工业化进程进行了“蓄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就这样,从1953-1957年,在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洪流下,国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初步打下工业化基础。这其中,东北是重点,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千余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第一”都诞生于此。它们为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质基础,奠定了大国筋骨。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想一想,一化三改的成功完成对当时农业国的中国有何意义?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一化三改”(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对当时社会的意义:激发了人民群众积极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三)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意义而,中苏关系却在悄悄地发生变化…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进行了全面否定,这标志着中苏在意识形态上走向分歧。1958年,苏联提出在中国海南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侵犯中国主权1960年,苏联召回在华专家,撕毁多项合同书,废除多个科技合作项目,缩减中苏贸易。同年,苏联在新疆挑起边境冲突事件,中苏关系恶化。如何让新中国这艘社会主义巨轮高速平稳的前进?接下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没有先例可循,又不能再照搬苏联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就这样摆到了中共面前。

第二幕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指明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集中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