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之四问.pdfVIP

答“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之四问.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之四问

一次讨论中有人认为某高考复习资料把“对比”当作“修辞

手法”(积极修辞)是错误的。理由很简单《考试大纲》从来不

把“对比”当作“修辞手法”高考也从来不考所谓“对比修辞手

法”。在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应当依纲教学而不能把考纲规定的9

种修辞手法之外的一些“修辞手法”拉进来进行复习。但邓木辉

老师持不同观点他在《教学月刊》中学语文版2021年第9期发表

《对比修辞该不该纳入教学内容——从对比的讨论看如何处理教

考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该不该》文)提出“对比是不是修

辞”“如何处理教考关系”“教学依据是什么”“对比修辞该不

该纳入教学内容”等四个问题并作了自我回答。基本观点是中学

语文教学中应当有“对比修辞手法”。

为了更好地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更好地澄清修辞学科与语文课

程的关系本文拟对这四个问题一一作答。

一问:对比是不是修辞?

一答:在修辞学科中“对比”是“修辞手法”;但在语文课

程中“对比”不是“修辞手法”而是“表现手法”或“写法”。

同样是“对比”情境不同身份就不同。就是在修辞学科中非

常权威的修辞学专著并没有明确把“对比”列入修辞格之中如唐

钺《修辞格》中的27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38格与张

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中的24式都不见“对比”修辞格。①再查

第1页共9页

阅倪宝元《修辞》、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吴士文的《修辞

讲话》、郑远汉的《辞格辨异》、程希岚的《修辞学新编》、谭

永祥的《修辞新格》也没有见到“对比”修辞格。但在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确实有“对比”为“修辞手法”

(积极修辞)的说法:“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

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②既然有专家认为

“对比”是修辞格我们就应当承认它是“修辞手法”。

但这只是在修辞学科中而不在语文课程中。课程是课程学科

是学科两者不一样。我们天天上的语文课执教的语文是语文课

程;形成语文课程的诸多学科则是学科是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学

科。平时学校所称的“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外语学科”其

实都是指“语文课程”“数学课程”“外语课程”。学科用于研

究(也用于高校教学)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与创造知识;课程用

于教学主要功能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现代修辞学创造

的一百多种“修辞手法”是修辞学科的研究成果但绝大多数不是

语文课程内容。首先数量太多;第二有的难度太大有的修辞格连

教师都闻所未闻;第三容易造成混乱由于修辞学科中各家对修辞

格划分的标准不一样不少修辞格会与其他修辞格以及语文中的

“表现手法”“写法”在外延上产生交叉与纠缠现象。

“汉语”(包括“修辞学”)“文章学”“写作学”“阅读

学”“文艺学”“语用学”等学科经过课程化之后只有少数知识

成为语文课程内容。修辞学只是“汉语”中的一部分“汉语”中

第2页共9页

还包括“语法学”“词汇学”“文字学”“语音学”(音韵学)

等部分它们也只有很少部分知识内容成为课程内容。就修辞格而

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只列出为8种常见的“修辞手

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

复”“设问”“反问”。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终极评价的高考文件

20__年的《考试大纲》在“考试内容”之“语言知识和表达”部

分列出8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

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2021年的

《考试大纲》在此基础上增加“反复”使得“修辞手法”的考试

内容由8种变为9种。高考考过若干次“修辞手法”从未考过9

种之外的“对比修辞手法”。在一些高考阅卷评分标准中把“对

比”当作“表现手法”或“写法”看待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一言以蔽之“对比”在修辞学科中是“修辞手法”在语文课

程中是“表现手法”而不是“修辞手法”。《该不该》一文把修

辞学科的知识硬搬到语文课程中来自然只能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问:如何处理教考关系?

二答:高考复习教学必须遵循《考试大纲》;高一高二教学

依据课程标准亦接受《高考大纲》的影响。

《该不该》一文认为高考《考试大纲》“不是课程和教学的

直接依据和全部依据”。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首先纠正两点错

讹。

文档评论(0)

lzy5536lz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