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序言
药理学概念: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发生的变化和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根本环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2、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碱度
绝大多数药物属于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两种形式
分子型〔非解离型〕:脂溶性高,容易透过细胞膜
解离型:极性高,不易透过细胞膜
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常数〔ka〕和体液的酸碱度〔ph〕
吸收
3、首关消除〔概念〕:药物经口服胃肠道吸收后,在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前须经肝脏代谢,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4、舌下给药的特点:吸收快,起效快,破坏少。
分布
5、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可与不同的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形成结合型药物:白蛋白——弱酸性药物,脂蛋白——脂溶性药物,α1-酸性糖蛋白——弱碱性药物。
结合型药物特点:1、可逆性2、暂时失活3、竞争性置换
竞争性置换:药物和血浆蛋白的特异性低,与相同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之间可以发生竞争性置换。
代谢
6、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
肝药酶诱导剂:能够使肝药酶活性增强或是数量增多的药物可以加快自身代谢,也可加快他药代谢eg:苯巴比妥
肝药酶抑制剂:能够使肝药酶活性降低或是数量减少的药物可以延长药物代谢时间,增强药物毒性eg:氯霉素
排泄
7、肾脏的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分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能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将药物自血浆分泌至肾小管内
特异性转运机制: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
非特异性转运机制:有机阳离子和有机阴离子
经同一机制转运的不同药物可以竞争转运体而发生竞争性抑制,通常分泌速度慢的药物能更有效竞争性抑制分泌速度快的药物eg:丙磺舒〔弱酸性药物〕——抑制青霉素分泌,使青霉素药物浓度上升,增加疗效
肾小管重吸收:非解离型的弱酸性药物或弱碱性药物可在肾脏远区小管经简单扩散而重吸收。重吸收程度受尿液PH、血和药物pka影响。
8、肝肠循环:局部药物在经肝脏代谢后形成极性较强的水溶性代谢产物,被分泌入胆汁后可经胆道或胆总管进入肠腔,随粪便排泄,局部在肠腔中可经肠上皮细胞重吸收经肝脏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意义:肝肠循环可以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作用维持时间。
药物消除动力学
9、一级消除动力学:体内药物按一定比例消除。常规坐标图:曲线半对数坐标图:直线
故又称线性动力学
特点:1、是绝大多数药物消除的类型2、恒定比例3、吸收分布中的被动转运
10、零级消除动力学:体内药物按一定速率消除。常规坐标图:直线半对数坐标图:曲线
故又称非线性动力学
特点:主动转运中的易化扩散
11、药物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
12、生物利用度〔F〕:经血管外给药途径的药物在吸收后入全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
13、维持量和负荷量:屡次间歇给药或者持续静脉滴注,可以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靶浓度。为了维持选定的稳态血浆药物浓度或是靶浓度,需要调整给药速度使进入体内的药物速度等于体内药物的去除速度:给药速度=给药量/给药间隔时间=CL(药物去除率)*靶浓度/F
维持剂量通常需要4-5个t1/2才能到达稳态血药浓度,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只能使血药浓度升高而不能使稳态血药浓度提前到达,假设急需到达稳态血药浓度,可以采用负荷量给药法:首次剂量加大,然后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血药浓度提前产生。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不良反响:但凡与用药目的无关,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适的反响。大多数不良反响属药物的固有效应,可以预知不一定可以防止。
副反响:药物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成为副反响。副反响一般在治疗量下产生,是药物的固有效应,多数较轻微而且可以防止。
过敏反响:属于免疫反响。当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和体内蛋白质结合成抗原后,在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出现的反响。与药物的原有效应无关,与剂量无关,停药后反响可以消失。
后遗反响: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到阈浓度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效能:也称最大效应,随着药物的浓度或剂量的增加,药物的效应也增加,当药物的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着药物剂量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成为最大效应。
效价:能引起等价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那么强度越大。
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 LD50〕:能够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响的药物剂量。效应为死亡,那么成为半数致死量。
治疗指数(TI):L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案.doc
- 解析几何学案(五)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docx
- 圆圆的沙粒--第二课时.ppt
- 大学语文.诗歌概述.ppt
- 西南交大历年数值分析20-06.doc
- 城市设计第二讲.ppt
- 衣领结构设计.doc
- 城市交通便民遮阳棚媒体推介书.ppt
- 地球在公转吗(2016.6).ppt
- 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doc
-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