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德兴育才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测试卷(含解析).docx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育才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测试卷(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育才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影子说”是揭示《红楼梦》人物设置和结构建构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前人有关“影子说”的论述涉及许多方面,有关乎人物的,有关乎事件的,也有关乎小说题旨的。甲戌本脂评“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的概括,最早揭出了《红楼梦》人物设置的这一特点。影映关系中的人物被称作“影身人物”,即指文本中拥有相似特质、具有互相映照作用之人物,人物间的联系包含外貌、性情、身世、命运等方面。

还有一些评论与人物或事件的结局有关。《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王希廉评:“花冢埋花,虽是雅事.却是黛玉结果影子。”第四十九回评:“第三首《月诗》固好,然‘一片砧声’‘五更残月’及‘秋江独夜’‘团不永’等句,不但为香菱结果影子,且是黛玉、宝钗小照。”姚燮在第五十九回也有类似评论:“从莺儿口中写出宝钗平日不爱花艳光景,与前贾母到宝钗房中嫌其太喜素净,一同闲中点缀,为后来宝钗守寡作影子。”七十四回陈其泰评:“袭人留房,而知薛婚之已定,晴雯被逐而知黛玉之必死。如镜照影,若离若合。”这些有关“影子”的评论是就事情的相似性而言的。若以“人影”概括人与人的相互影映的话,那么这些即可谓之“事影”。另外一类是关乎小说题旨的。第一回王希廉评:“《跛足道人歌》及甄士隐注解是一部《红楼梦》影子。”此可谓之“题旨影”。

“影子说”的内涵颇为复杂,以上这些只是粗略分类。无论“人影”“事影”“题旨影”,都与叙事结构有关。《红楼梦》围绕着宝黛钗几位核心人物设置的众多互为形影的影身形象,共同构成了小说颇具规模的叙事结构。

(摘编自王富鹏《论<红楼梦>影子人物体系的建构与小说叙事结构的形成》)

材料二:

小说中的“影子人物”又称“镜像人物”,是指小说家有意设置的互相映衬的人物形象,是东西方文学共有的现象。该提法最常见于红学研究,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说:“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写晴雯,所以写黛玉也。”贾宝玉也有影子人物,脂批第二回云:“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

“影子人物”的形成原因,学界基本有两种观点。

其一,从对偶美学的角度阐释。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提出叙事受阴阳互补思维的影响,对偶结构不仅是古典诗文的中心原则,也渗透在结构较松散的小说戏曲中。他把鲁莽的李逵和伪善的宋江称为互相影射的“成对人物”:他们彼此赏识又互相抗衡。沿着这一思路,田晓菲将《金瓶梅》中的白玉莲称为潘金莲的对偶,在命名、肤色、遭际等方面揭示了一人的若即若离、相反相成。

其二,借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影子人物。刘纪蕙在《女性的复制:男性作家笔下二元化的象征符号》一书中指出,弗洛伊德认为恋爱多是一种自恋式的、对理想自我的追求,“自我”是大众认可的、男性追求的某些特质,当个体的取舍面临矛盾,男性的自我概念就有了分裂倾向。美国学者罗杰士总结了影子人物的两种产生方式:其一为“重叠复制”,即数个形体重复呈现同一个概念;其二为“分割复制”,即同一个整体由两个对立的部分呈现,如灵与肉,情与理。

李渔家庭婚恋小说常出现一夫二妻的三角模式。有研究者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双姝模式”分为“一男二女”和“双妹对比”两种范式,前者主要叙述二女围绕一夫展开行动,其原型是舜与娥皇、女英的神话故事;后者强调二女之间性格、身份、才学的高下区别,其文学渊源可追溯到谢道韫与张彤云的二元文化意象。

事实上,后世小说中这两种范式多有重叠,李渔的作品也不例外,即共事一去的两位女性人物可能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李渔创造力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才子佳人小说大行其道的时代,然而李渔总有一些独出心裁的设计,让他的作品与众不同。

李渔的第一款杀手锏,是影子手法的“加倍使用”,即不只设置一对影子人物,还连续制造多个巧合,运用对偶思维敷演成一篇小说。

李渔的第二款杀手锏.则是将聚光灯打在一个形象之上,让原本不起眼的侍女占据关键地位。如《拂云楼》中,丫环能红的智慧被大写特写,能红与小姐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为情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双美形象在李渔小说中反复出现,应与李渔妻妾成群的现实生活、热衷享乐的人生态度有关。“齐人之福”是多少封建士大夫求之不得的“理想人生”.这深受晚明放诞风潮之浸染。李渔拟话本小说中的影子手法其不足也很明显,一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