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docxVIP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西晋到唐朝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传统门第观念颠覆

B.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方式

C.官员素质全面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西晋到唐朝,地方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总体呈现不断升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实行,使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故选D项;题干柱状图仅能够反映传统门第观念的不断弱化,但是远未达到“颠覆”的程度,排除A项;题干柱状图的变化能够体现出科举制的实行,但是这是问题的表象,而不是“本质”,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能够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并不能扩大为“全面提高”,排除C项。

2.(2023·辽宁葫芦岛二模)唐德宗为培养近臣,于贞元二年正月特发诏书,以罹灾京畿诸县的名义,亲自从尚书省郎官、御史中拣择10名官员,外放为京畿诸县县令进行历练。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这反映了该时期()

A.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

B.君主亲掌地方官员选拔

C.士族有较大政治影响力

D.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德宗为培养近臣,选了一批士族出身的官员,反映出唐朝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但士族仍有较大政治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官员参加科举考试,无法得出“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这一结论,排除A项;君主没有亲自掌握地方的官员选拔,材料只是选拔了十人,不是所有地方官员,排除B项;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注重家世门第,唐朝选官是以科举制为主,注重学识,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3.钱穆曾写道:“自西汉以来,早已将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唐代更是出现了“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说法,但是“部曲、杂户、工贾殊类”却无权参加考试。这主要体现了唐朝科举制()

A.引领教育风尚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阶层流动 D.开放范围有限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自西汉以来国家不断鼓励知识分子入仕,唐朝科举制更是进一步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但部曲、杂户、工商群体还是被排除在外,这说明唐朝科举制的开放范围有限,故选D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唐朝科举制的地位以及参考的资格,不能由此得出引领教育风尚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排除B项;唐朝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但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

4.武则天当政时期,科举制成为进入官场的重要方式,通过科举担任宰相的人数,占到宰相队伍人数中的35%。据此可知,科举制()

A.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打破世家大族垄断相权局面

D.推动了酷吏集团发展

答案:C

解析:唐朝武则天时期,通过科举担任宰相的人数所占比例增大,这打破了东晋南朝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相权的局面,故选C项;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所占比例增大,这属于中央官制,和中央集权没有关系,排除B项;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成为宰相的人数增多,指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而酷吏是指官员处理政务的方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5.汉唐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甚至有“哀毁”的自残行为。唐末宋初以后,“哀毁”的现象减少,匿丧和利用各种手段不守丧者越来越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演变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域外文化的影响

D.理学兴起引发伪善之风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朝时期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特别重视“孝”和“廉”,所以官员注重孝道,自觉停职守孝,到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所以唐宋时期匿丧和利用各种手段不守丧者越来越多,据此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选官制度的演变,故选A项。

6.(2023·湖南长沙模拟)贞观四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命中书侍郎颜师古、国子祭酒孔颖达等人“考订五经”,编纂《五经正义》一百八十卷,付国学施行。其后三十年间又多次订正,“明经令依此考试”,颁行天下。这一行动()

A.体现了唐文化的多元宽容

B.形成了理学体系的雏形

C.反映出儒学遭受佛道冲击

D.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编纂的《五经正义》,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统一教材是中央政权统一意识形态的行动,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故选D项;《五经正义》是官方颁布的经学统一教材,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宽容,排除A项;《五经正义》是官方颁布的作为科举明经考试的教材,仅仅统一教材的行为与理学体系的形成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编纂的《五经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