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苏武传》:探讨文中的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pdfVIP

《屈原列传》《苏武传》:探讨文中的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列传》《苏武传》:探讨文中的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第1页

探讨文中的价值取向

——选必中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屈原列传》《苏武传》两篇史传文文本,分析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

品评人物形象,分析评价人物精神对当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分析品评人物形象、精神。

教学难点

探讨文中人物的价值取向。

学习过程

【布置课前任务】

一、《屈原列传》《苏武传》两篇史传文内容都叙述了人物各自的生平经历,回顾复习活

动二中对人物经历的概括内容,为探讨其价值取向打好基础。

二、拓展阅读《李陵传》《离骚》,以便对人物精神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三、回顾活动二中,结合文本主要事件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人物性格、精神的分析

结果。

【课中教学环节】

一、导入

以两位人物的对联导入: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赴匈奴,求和平,遭连累,只身一人北海中,忠肝义胆坐卧不忘汉天子,愚忠否?

思汉土,盼家园,忧故都,孤苦伶仃十九载,淡名泊利宁死不屈暴单于,气节真!

——苏武

二、课堂阅读探究

1.你赞同屈原的选择还是渔父的选择?你赞同屈原抱石投江,还是赞同司马迁忍辱负重,

完成史记?(人物是否只有一种选择,有没有其它选择的可能性?人物的选择是否存在必然

性?)

示例一:我赞同屈原的选择。屈原的态度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

《屈原列传》《苏武传》:探讨文中的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第1页

《屈原列传》《苏武传》:探讨文中的价值取向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第2页

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最终对丑恶污浊的

世界采取了一种决然自绝的态度。屈原代表的是当时儒家的主要思想,宁折勿弯,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洁身自好,以天下为己任。

示例二:我赞同渔父的选择。渔父的态度是:“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

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渔父采取的态度,不是消极的回避,也不是激烈的对抗,而是顺应历史自然发展的潮流,以

自然变化为法则,与世界同步。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这就是所谓的识时务者为俊

杰,道法自然,顺天应人的道理。渔父代表的是道家的主要思想和处事生活方式。“无为而

自。然也。”

示例三:我赞同屈原以死明志。如果他没有跳汨罗江来以死明志,而是去“游诸侯”,

这就无法体现屈原对君王的忠心,也将无法表现出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宁

死不屈的英雄能流芳百世,而贪生怕死的小人却会遗臭万年。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著

成《史记》,固然值得我们敬佩。可屈原的自投汨罗江,大有种“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态势。

这一跳,跳出了千百年来怀才不遇的悲哀,跳出了国破家亡的绝望,也跳出了后人对他的敬

仰与热爱。

示例四:我赞同司马迁忍辱负重。君子于学,岂可谓笃志而不牵于众好者矣。司马迁因

替李陵辩护而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述,这在众人唯唯诺诺的西汉,无疑是对他人目光的无

畏相迎。司马迁能忍受孤独,忍受来自群体的不解与流言。成为这样的人,意味着要选择一

条与孤独为伴的漫漫长途。这种逆流而上的勇气,是对自己信仰的坚持,更是对现代人承受

他人的目光、不随波逐流的勉励。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