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学习心得.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一般分为两类:大篆,小篆。从广义上讲,“大篆”包括甲

骨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石鼓文、籀文、及战国文字;“小

篆”,又称为秦篆、斯篆,它主要是从大篆改造、简化而来,是秦始

皇统一文字后的书体。另外,秦汉时期还有专供治印的“缪篆”。

由上可看出,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对秦朝及其之前的各

种书体的总称。篆书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且篆书结字富有装饰

性。

一、大篆:

(一)甲骨文,又称“殷契文”、“卜辞”、“龟甲文字”、

“殷墟文字”、“贞卜文字”,是我们可识别的传世最早文字,出现

于殷商年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多镌刻于龟甲、兽骨之上,主

要用于占卜,殷商时,常采用龟甲兽骨,写刻卜辞及与占卜有关的纪

事文字。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也叫殷

墟),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被发现。或称商代甲骨文是清光绪二

十五年(1899)由王懿荣发现的。光绪三十年,孙詒让首先考释甲骨文,

著成《契文举例》。1928年后,经多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十余万片,

为盘庚迁殷后至纣亡二百七十三年间之物。单字总数约四千六百字,

可识文字达一千七百字。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并有大批形声

字;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地

区,又出土西周早期甲骨17000多片,除少数有文字外,大都无文字。

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

和朱书文字。龟甲兽骨都很坚硬,上面契刻的文字,笔画瘦硬方直,

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

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

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那些书写契刻

甲骨文的巫史(卜辞中的所谓贞人),无疑是当时的书法家,像著名

的《大骨四版》、《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四方风名刻辞》、

《宰丰骨匕刻辞》、《鹿头骨纪事刻辞》等甲骨,都是含有艺术素质

的精美的书法作品。

甲骨文字按其笔法,可分为细笔道和粗笔道两种。前者笔法瘦劲

挺拔,劲直方折,直线较多;后者则浑厚苍朴、雄伟雍容。有粗不为

重,细不为轻的感觉。也有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粗壮,出现弧形的线条。

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的反映出来,表现出契

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

针”较多。有长、短、大、小各种字体结构,结体或规则或随意;章

法布局疏密有致,或整齐或错落,具有浓厚的古老雅趣。从所出土的

一些甲骨上来看,其刀法灵秀,变幻莫测而奇趣丛生,已经可以看出

镌刻者的主观审美趣味和超前书法意识。少数出土的甲骨文字不是刀

刻,而是用朱书或墨书所写,这证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毛笔之类的书

写工具。郭沫若在《殷契粹编·自序》中称赞甲骨书法说:“卜辞契于

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存世

契文,实为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二)金文(亦称“钟鼎文”),大多是刻或铸在商末、西周、

东周的青铜器(如钟、鼎、彝、爵等礼乐器具)上的铭文,商、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意在使

民知神奸,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兴盛于周代,金文为中国书

法史上的又一丰碑。有人把这些留在青铜制品上的文字,凹文叫

“款”,凸文叫“识”。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和青铜器一起铸成

的铭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

金文在商殷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业已成熟,如《戍嗣子鼎》、

《宰甫鼎》、《母戊方鼎》,此时铭文仍有较多图画因素,作为重器,

其笔画遒劲,字体端庄,字间注意到相互照应,气势一贯。西周早期

的金文雄奇古朴,富有变化,如西周武王时期的《天亡簋》、《利

簋》,成王时期的《何尊》,康王时期的《庚赢卣》、《庚嬴鼎》、

《大盂鼎》,昭王时期的《召尊》、《令簋》、《令方彝》,风格渐

分,甲骨文的尖刻感彻底泯灭,但也并不拘泥于典型的肥厚笔画。中

晚期的金文圆润含蓄、工整舒松、疏放得体,如西周中期的长篇金文

更为普遍,如共王时期的《永盂》、《墙盘》,懿王时期的《师虎

簋》,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也更显圆匀挺秀。至西周晚

期,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

盘》,金文抵其颠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

至春秋

文档评论(0)

151****8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