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的合作原则.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用的合作原则

言语交际是一种双边的或多边的言语行为,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应用者必须共

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合作原

则”以及利奇(G.N.Leech)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

格赖斯(H.P.Grice)认为,言语交际总是要相互合作的,通过合作才能保证交际的顺

利进行。合作原则内部有四条准则:

1、适量准则

适量准则指信息量要适度,以实际需要为标准:

⑴言语交际时说出的话应当包含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⑵话语信息量不超过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量少于交际目的所需要的数量,会造成话语的含糊、晦涩,形成理解困难。例如下

面的例子里回答者就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

例1

问:昨天一天你去哪儿了?

答:上午去学校上课。

只回答了“上午”做什么了,没有回答其他时间都做什么了。所以,信息不完全。

例2

信息量超出交际目的需要的数量,会造成话语的重复、罗嗦,使人厌烦。

例如马季的相声《打电话》中的“罗嗦”先生。

例3:

(假如你最近遇到了一件烦恼事儿,正巧在路上碰到一位朋友,他正有急事出去。)

他跟你打招呼:

——“很久没见面了,你好吧!”

如果回答:

——“还好。”

这样模糊地回答,符合当时情境下对方的话语意图,属于正常的交际行为;

如果回答:

——“好什么呀,最近倒霉透了。”

这种情况下,他就要停下来表示关心地询问你。

这实际上违背了对方“打招呼”的交际目的。

因此,信息量的适量与否,要根据语言应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不仅取决于发话人

提供的信息,而且也取决于受话人的信息期待和需要。另外,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可能有

意识地增加多余信息。例如:火车上乘务员反复报站名,就是为了给乘客提供需要的主要信

息。

2、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指发话人保证发出信息的真实性:

⑴发出的信息不虚假。

⑵信息有足够的证据。

诚实是一种美德,言语交际也不例外。在交际时,不能把虚假的话当作真实的话说,否

则就是欺骗。

例1:

从前有十个人,相约每人带一壶酒来聚餐。其中一个人想:我带一壶水去,和他们的酒

放在一起,谁也不会知道是谁带的。殊不知,别人也和他想的一样,都带了水来当白酒。结

果到喝酒时,每个人倒了一杯,发现一点儿酒味也没有。都以为是自己那壶水,也不好说酒

淡,反而啧啧称赞:“好酒!”“好香啊!”

这个笑话中,每个人喝的都是水,却称赞“好酒!”“好香啊!”,隐含“我喝的是真正的

好酒”的意思,因此每个人发出的信息都是虚假的。证据不足的话不能说得太绝对,否则就

是武断甚至是污蔑。有时,为了维护信息的质量准则,必须委婉地进行信息传递。有时在外

交场合,经常会遇到一些敏感的问题。不能正面回答,又不能不回答。这时只好采用迂回曲

折的方式以确保信息的质量原则。

例2: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位外国记者问:

——你们一直强调海峡两岸都是中国人,那么,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从容不迫地答道:

——真正的中国人都拥护祖国统一,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这个问题十分敏感。李登辉搞台独,企图分裂祖国,人所共知。但是,在外交场合,面

对记者的提问,不好正面回答。

采用肯定句方式表达正面的观点,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坚持了正确的立场。

质量原则的变通

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根据语言应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寒暄时,可以而且有时应该

不必提供真实信息。

例3

——最近好吗?(不过随便问问)

——挺好!谢谢。(其实并不好,不过应付一下而已)

——看起来你今天气色不错。(其实病了好几天了)

——还好,谢谢!(刚到医院打完针)

3、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指发出的信息与话题和对方的谈话内容有关联性或相关性。

交际中,谈论的话题一般应该与上文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发话人不能说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受话人不能频繁转移对方的话题,或者避而不答,

答非所问,更不能离题万里。

例1:

甲说:“你贵姓啊!”

乙答:“我坐汽车来的。”

甲说:“叫什么名字?”

乙答:“我肚子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