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合设计.pdf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合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内容和编排与实验版教材基本一致。过去,由于

比与除法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这部分内容一直编排在《分数除法》内;必威体育精装版一

次修订,特意将这部分内容从除法中拆分出来,独作一单元,其目的是为了凸显

“比和比例”的相对独立性与重要性:比不仅与分数除法间存在着联系,它与分

数、除法间都有着同样甚至更为重要的联系。此外,掌握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

关知识的必要基础,因此将其独立设作一单元开展学习,能帮助学生从“两个量

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理解比,而不是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计算比值,有

利于渗透、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提升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013版人教教材在编排《比》的单元教学内容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层次:

一是认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二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

其性质化简比、求比值;三是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解决按比分配问题。其

中,有关“黄金角”的知识是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在例1

后呈现。具体结构如图1-1所示:

从教材课时编排来看,本单元将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相对容

易的小目标来开展教学,属于一课一例分散式的“小步子”教学。但由图1-1

可见,该单元内容相近、结构相似,且知识重复较多,反复教学易使知识结构系

统缺乏整体性、知识学习探索性降低。因此,该单元有进行整合的需要。

2学情分析及整体教学思考

关于比,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学习难点在哪里?还需提升什么?为了准确了

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们以“学情调研单”为载体,通过问卷访谈形式对六年级

二百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前测内容如图2-1所示:

图2-1

对于本次前测调研结果,我们进行了分项归类,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情况,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基础知识技能掌握良好

学情调研单设置3道有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

倍、差倍及可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因为已具备分数除法的

基本认知经验,因此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良好,如图2-2。

图2-2

2.缺乏对正确列式计算背后隐藏的概念本质的理解

根据学情调研单第4题解答情况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2-3),可以看出:

能明确表述3种基本类型题共同之处的学生不及半数。结合学生访谈发现,多数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单一,多是机械式解题,只提到了这3题都与分

数除法、单位“1”有关,而没能从根本意义上去寻找、沟通每题中几个量之间

的联系,即对情境中几个量的关系的理解并不透彻。

图2-3

3.缺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沟通与体验

如图2-4所示,基于学情调研单第5题解答情况的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对

于“比”已有一些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听说过“比”,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大多来自于老师、书本、网络、家长等间接途径,而真正来源于生活经验的只占

了16%。此外,学生对“比”的理解层次不一,概念表述也相对模糊,同时存

在与“比多少”中的“比”概念混淆的情况。可见,学生生活经验并不充分,缺

乏直接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和空间,缺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沟通的机会和体验。

图2-4

4.缺乏综合解题能力

如图2-5所示,能正确解答第6题的学生只占36%,其中多数学生选择利

用分数除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选择利用除法的学生人数次之,极少数学生能够

从按比分配的角度来解答。来说明学生应对综合类型问题时存在的困难比较大,

缺乏综合解题能力。

图2-5

通过学情调研发现,学生缺乏的相关能力,正是我们教学中经常忽视、应给

予更多关注和提升之处。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知识之间

内在联系的沟通,适时追问,引导学生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数学问题的本质,从

而深化知识本质理解,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深度学习。

03单元整合(重构)框架设计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在考虑将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合、

文档评论(0)

151****9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