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备战高考语文重点题精讲精练(上海专用).pdfVIP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备战高考语文重点题精讲精练(上海专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考点解析】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

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

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

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

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

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

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二、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

学”的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

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悉”的关系;这种“熟悉”再联结血缘和地缘等因素,

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悉”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

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本色——经验性社会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

缓慢的。

三、写作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

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四、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

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

望到需要》。

2.各篇简介

第一篇《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

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

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

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

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

土社会的“本色”——土气。

第二篇《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语言相

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反思文字下乡运动

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壤,同时

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第四篇《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

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的差序格局。

第五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德体系中

最大的特点——私。

第六篇《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则及功

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中国传统

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于成规。

第九篇《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

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第十篇《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

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

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

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