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范文.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有效推

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各

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

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

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形

成“课程门门有思政”和“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生动局面,

真正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努力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价值塑造原则。课程思政以培育和践行核心

价值观为指导,树牢大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传授科学发展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确保

国家大政方针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统一。

-1-

(二)坚持遵循规律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

育教学基本规律,结合不同专业类、不同年级段学生成长的

认知特点,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认真组织教学实施,坚

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相结合,

促进课程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

(三)坚持统筹推进原则。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的课程

思政建设,重点推进与全面实施相结合,紧紧围绕国家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

体系,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机制。

(四)坚持教师主导原则。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

识和能力培养,引导教师注重修身立德,夯实师德师风,切

实履行课程思政职责,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热情,充分体现出每一门课程

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五)坚持特色发展原则。结合农业行业属性和农林院

校特色,深入挖掘农业大学文化和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健全

耕读教育体系,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将

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知农爱农的情怀培养融入教材、融入

课堂,引导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实现知识共鸣、情感共鸣、

价值共鸣。

三、总体目标

-2-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覆盖到各个专

业各类课程,贯穿于课程建设、课堂授课、教学评价全过程,

建设具有农大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能力这个核心,培育100门左右的课程思政典型示范课程,

打造一批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优秀教师和

教学团队,凝练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和改革

成果,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协

同推进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创新。

四、主要内容

(一)全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各教学单位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公共基础课

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

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程要聚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

文素质、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

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

合素质。专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课程广度、深度和温度,集历

史与现实、本土化与国际化、知识性与人文性于一体,与弘

扬真善美结合,富有学科特色、彰显专业优势。实践类课程,

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

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

-3-

创业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

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

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二)分类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学科专

文档评论(0)

198****7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