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
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
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
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
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
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
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科举制度,诗歌
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
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
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
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
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
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
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
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
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
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
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
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
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
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
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
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
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
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
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
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
《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
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
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
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
“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语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度天津市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自测题及答案.pdf
- 2024年学校公开课活动计划方案(三篇).pdf
- Unit8单词词性转换短语句型语法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英语九年级上册.pdf
- 2024年我爱读书国旗下讲话稿范文(19篇).pdf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3.pdf
- 科学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生活中的抛体运动+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物理.pdf
- (模板)贫困补助申请书(15篇).pdf
- 初中语文《火烧云》优秀说课稿优秀3篇.pdf
- 2024年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2篇).pdf
- 2024年度吉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库汇编及答案.pdf
最近下载
- 睾丸扭转的护理.pptx
- 纯碱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 2024秋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老师,您好!》教学课件 .pptx
-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专题分析 2024.pdf
- 01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管理制度【附流程图等7个附件】.docx VIP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展播(十一)《探索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助力师生素养全面提升》.pdf
- 日历表2024年日历 2024年台历(每月一张).docx VIP
- 202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执行力与创新服务力考试2018-2023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docx
- 4S店员工规章制度.docx
- 传染病监测预警必修和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