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说课稿.pd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说课稿.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画水》

是否属于否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化学学段:初三第一学期年级初三

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化学》第一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6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

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具有积极

的自我控制、目标导向和反思型的特点,通过在学习情境中的发现过程和精细加工行为,学习者能

够建构自己的知识。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分子、原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另一个世界——微观世界,对微粒的认识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力和利

用模型将其宏观化,所以本节课以宏观物质“水”的无限分割,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模型

建构为主线,采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论证或验

证假设,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化,自我修正对分子认识的偏差,逐步形成对分子完整、正确的认识,

学会用微粒的观点看待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学生情况:

我的教学对象北京郊区的农村学生,开学初我做过访谈,对他们来说,第一次明确物质这个词

是在小学科学课上,那时候水、空气和岩石都是物质。直到初三学化学,他们才明白原来水和空气

是不一样的,水是一种物质,而空气里有多种物质,这是他们的物质基础。

从物理课上学习了有关分子的知识,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但对他们来说,分子和物质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没有建立,分子是不停作无规则运动的小球,对实际

分子的模型没有认识。

教学手段:教师演示实验、播放视频、制作模型、小组交流和全班讨论

技术准备:实验药品:蒸馏水、热水、酒精、品红固体;

实验仪器:250mL烧杯4个、药匙、分子间隔演示仪

教室设备:计算机、投影、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教学目标

1/9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1.以具体事实为情境,通过小组讨论,确立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

2.从所给资料和回忆已有知识归纳、整理、总结分子的性质,初步建立微观模型。再通过对演

示实验的观察、分析与思考,应用微观模型解释实验现象。

3.通过练习,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从分子角度解释某些宏观现象,说明混合物、纯净物等概念。

4.通过小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分水,从宏观可见到不可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概念提出提出分子的概念,播放视频,确认分子存在

模型初建通过展示学生不同的图示,讨论得出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

实验感知确认分子的基本性质,对分子的结构有进一步的猜想

模型感知利用实物图片和分子模型,形成对部分分子结构的全面认识

解释应用用分子的观点重新认识混合物、纯净物,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概念形成利用水电解的

文档评论(0)

138****25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