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摘要:分享行为是幼儿代写论文社会性
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的幼儿
很“自私”,不愿意与人分享。幼儿的分享
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正确实施幼儿分享行为
的教育策略,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
展。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策略
一、分享行为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
义
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
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
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
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另一方面,分享行
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
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
件,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同时,分享行为还
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在今后与人共同生活和
与人合作共事。(1977)的研究发现,在分享
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
题、帮助他人等方面也做得较好。分享行为
可以说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及原因
笔者在成都彭州市被评为一级和二级
的四所幼儿园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随机抽
选4~5岁的幼儿,计120名。主要采用了
故事法(针对幼儿)、问卷调查(针对教师、
家长)、座谈(教师、家长、幼儿、园长)等
方法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七成以上的幼儿
很“自私”,不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
物品,如食物、玩具等等,其余的幼儿即使
与人分享也是以“利己”为目的的,比如,
“我给他吃东西,是因为我不这样的话,他
就不和我玩”,或“我给他吃,是因为这个
不好吃,我想吃他带的东西”。
Ugurel-Semin的研究表明,在与对方分享
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6岁达
到了高峰。这与在土耳其开展的一项早期研
究的结果是比较吻合的。这项研究要求每一
个被试都要与其不认识的一个同龄儿童分
享奇数个好东西,结果67%的4~6岁儿童
选择了自私性的分配方式,即把多出的那个
留给自己。
幼儿不与人分享,理由很多,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幼儿的分享观念没有形成。在研究
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设计了几个类似的
情境,如“妈妈(爸爸、爷爷等)给你买了一
本新书(一个新玩具),小朋友没有,你能给
他们看(玩)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四成幼
儿回答“不”,理由是一致的。回答说,因
为“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妈妈给我买的”
或者“你让他的妈妈给他买一个嘛”。
二是家庭教育不当。如“给他们看《黑
猫警长》,我爷爷要骂我的”、“爸爸说了,
奥特曼让小朋友玩坏了,他就不给我买玩具
了”,这类回答占37%。
三是缺乏分享技能。在与小朋友共同活
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分
享,如“我只有一个新书包,他们都想背,
都想玩,我不知道给谁背”。
三、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1.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
许政援、吴念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亲
社会行为要受到他们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
凡是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其亲社会行为就
果断,比如在食物分享中,主动分享的幼儿
都是在“小朋友要互相谦让”、“小朋友要
互相帮助”、“给小朋友吃东西是好孩子”
等观念下进行的。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
定的分享观念时,其分享行为就显得很犹豫。
如不主动分享食物的幼儿,常常以“这是我
的”、“是老师给我的,你自己去要”等理
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说明幼儿的分享观
念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幼儿教
育中,成人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分享观
念并注意其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具体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故事教育(成人讲有关
分享的故事,幼儿想象)、生活教育(把分享
教育融入幼儿的具体生活中)等多种策略,
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与合作精神。
2.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的学习和活动都需要强化。斯金纳
认为,离开了强化,学习就难以进行,强化
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
的关键因素。幼儿的分享行为和其他行为一
样,是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有效巩固的。在
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幼儿由于分享而受到
老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会逐渐
发展起一种相应的内在的自我奖励倾向。如
认为“给他玩我的小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