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高考语文 断句新题专项练习(十一).pdf

备战2024高考语文 断句新题专项练习(十一).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战2024高考语文断句新题专项练习(十一)

(新高考和老高考地区均可用)

1.【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原文节选: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

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节选自韩愈《原毁》)

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每写对一处得1分,超过三处

不得分。(3分)

是故事A修而谤B兴C德高D而毁来E士之处F此世G而望H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参考答案:CEF

解析:“事修而谤兴”与“德高而毁来”句式对称,在“兴”“来”后断句;“难已”是对此的评价,单独

成句,综上应在CEG三处断开。

句意: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声望提高了,诬蔑也随着来了。唉!读书人处在这个世上,

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真难了。

译文:虽然这样,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怠惰和妒忌啊。怠惰的人不能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

而妒忌的人害怕别人的道德学问得到提高。因此,事业成功诽谤便随之产生,德望高了毁谤就接踵而来。读

书人生活在当今的世道中,而希求名誉的光大、德行的推广,难极了!

2.【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

原文节选:

唐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走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

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请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

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

“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督兵A疾B进C行D至阴山E遇其斥候F千余G皆俘H以随军。

参考答案:CEG

解析:“督兵疾进”是兼语句,“兵”是“督”的宾语,也是后面“疾进”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在C处断;

“行至”是“到达”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阴山”是“行至”的宾语,可在E处断开;“遇其斥候千余”

是定语后置句,“千余”是“斥候”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G处断开。

1

句意: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

起前进。

译文:唐朝时李靖出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击败了突厥,颉利可汗率众退守铁山,然后派遣使者到唐朝请

罪,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唐太宗命令让李靖前往迎接。颉利可汗虽然表面上请求朝见大唐皇帝,但实际上心

怀犹豫,李靖揣摩透了他的心思。此时,太宗下诏任命鸿胪卿唐俭等人前往突厥进行安抚和宣谕。李靖于对

他的副将张公谨说道:“皇帝派遣的使者已经抵达突厥那里,敌人必定会安心不疑。如果我们选派万名骑兵

带上二十天粮食,从白道出兵对它突然袭击,一定能够取得我们想要取得的胜利。”张公谨说:“主上已经与

突厥约定接受他们的来降,而我们的使者又在他们那里,一旦采取行动,敌人加害他们可怎么办?”李靖说:

“战机不可错失,这正是韩信能够打败齐国的原因。像唐俭这些人牺牲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于是,

李靖率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

进。

3.【江苏省苏州中学、常州中学、扬州中学、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

原文节选: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

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

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文档评论(0)

156****05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