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与妻书》教学设计.pdf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与妻书》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语文版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本

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参加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女士的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

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

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

“以”在句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

的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抒情与说理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视频。

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资料,摘抄林觉民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

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

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

【设计意图】从诗歌导入,激发学生感情同鸣,为讲解课文做铺垫。

二、自主预习

1、作者资料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

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

五岁。

2、题目解说

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年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

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3、写作背景

年月日(阴历辛亥年月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

1911427329

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

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

昌起义。

4、字词积累

如晤掩映破镜重圆独善其身

5、通假字

几家能彀(“彀”通“够”。)用

(1)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2)

6、古今异义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其意为:把...推

(1)

及到。与今常用做表并列的“以及”不同。)

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扩大。今常用义为:满足,装满,冒充。)

(2)

7、词类活用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1)

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样。)

(2)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的习惯,生成“自主”学习

的良好习惯。

三、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1):

第二部分(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

2-4):

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5-7):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

四、再读课文,研读感悟

1、作者的衷情是什么?

明确: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为悲”。

2、作者是怎样表达衷情的?

明确:全文以“忍悲为汝言吾衷”的“吾衷”为主线,

文档评论(0)

151****8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