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pdf

名师教案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第1节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就从地质作用的能量作用及

其表现形式;又以地质作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说明了激烈迅速

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地表形态的

变化及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第二部分,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

变入手,图文结合,阐明了在内外力作用的参与下地壳物质循环

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该部分内容可以看作是全课教材的小结。

这一节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

的主要外力,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与外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

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

3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1

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成

因。

2.学会利用多幅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

的地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

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

成和演变

【教学难点】

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2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地图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

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

互转化。

请大家阅读教材P78第二段和图,

思考:

1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各自形成原因

2各类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

【学生回答】

1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

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是裸露

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

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

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

3

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2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

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

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

搬运和堆积。

教师总结归纳小结。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上图教师进一步指导讲解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地壳物质循环的特点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各种岩石-新岩浆

2地壳物质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

量转化,即内、外力作用

3由大气、水、生物参与地壳物质循环并起重要作用而形成

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

影响。

课堂小结:

4

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乌鲁木齐处于中国特大煤田之一的准噶尔煤田的中

部,又被准噶尔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所

包围,所以又被称作是“油海上的一只煤船”。

材料2:岩石转化过程示意图。

文档评论(0)

180****76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