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pdfVIP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一、混合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君知其难也。(作者:__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

秦师》)

(2)《登金陵凤凰台》中寄寓深意,抒发作者忧国伤时的独特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化用谢朓诗意,描写金陵山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二、非选择类

2.解释句中加点字。

(1)终身无疾言遽色((方苞《先母行略》))

(2)片言可以折狱者((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

(3)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杀猪》))

(4)镞而砺之((《子路受教》))

(5)犹惜其有功,不之罪((《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三、小阅读-课内

3.下面选项关于文本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在结构上遵循“三一律”,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周家内部的矛

盾以及周朴园与工人的长期对抗,基本集中在同一时空内加以表现。

B.以《雷雨》为题,既因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又象征着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C.《窦娥冤》的语言雅俗结合,既清新质朴,通俗自然,善于使用方言、俗语,

同时又大量化用典故和诗文,典雅而优美。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第2页

D.课文《窦娥冤》通过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

败、残酷,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

“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

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

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

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

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

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

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

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

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

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

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

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

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

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

文档评论(0)

180****83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