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差异及相互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和内涵。长城是抵御异邦入侵、众志成城的象征;赵

州桥、蔡伦造纸、毕升活字印刷是中国文化的积淀;瓦特蒸气机、爱迪生电灯、牛顿三大定

律是西方文化的精华。鼓楼花桥是侗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粹。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内涵的

准则、规范、行为、模式表层下,都有一套价值系统,本族集团成员对它很容易理解,另一

民族文化集团的人们却不易察觉。生长在某一个民族文化中的人移居另外一个民族文化环境

生活,往往区触,会产生一种茫然与心理失衡的感觉。这是民族文化的排抗效应特征。一个

民族、社团行为方式的总体以及个人从其总体中得到的文化信息,常常是这一民族或集团中

较为固定的模式。换句话说,同一民族或社团是以同一文化模式进行社会活动的。同一民族

的成员互相间可以用这一模式会预知和理解对方的行为意义,从而不会发生误解。

跨文化的交际,则情况完全不同。因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文化观及行为模式,所以不

能用本民族的价值行为观去理解对方。例如毛南族旧历五月为最大的节日是“庙节”,土家族

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苗族的鼓丈(牯脏)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

泼水节、侗族的”颖社”等;如生活方面,酉南云溃川一些地区,对炖狗肉津津乐道,日本人

有生鱼席、美国人如兔子般生吃多种蔬菜,巴黎人则视蜗牛为美味佳淆,印度人有童婚之风

气,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文化习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显露出各自的特色。不同的

民族,有各自固定的行为模式、风俗习惯。这种模式不以个人为代表,而以一个民族或地区

社团为代表。这些特定的模式客观地构成了文化差异性。

但它受到社会的制约,是人们长期生活能觉察到,在共同意愿基础上建构起来并反复出现;

得到该民族成员所默认的一种契约,一种受群体制约的特殊模式。它可以说是一本社会集团

全体成员的行为规范手册,是社会活动的准绳。

由于人类社会具有社会性,世界上任何人群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民族或社团发生交往.尤

其是当今社会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电视的普及更加强了全球性的

大交流。如今电视卫星的“足迹”几乎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全世界现在拥有十多亿台电视机,

其中50%是近五年来增加的;全球已设立有三百多个卫星电视系统,未来五年里,将有许

多通讯卫星发射升空。这种全球性的电视革命对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影响非常巨大。显而易

见,电视对各族观众而言,已不仅仅是旁观历史的媒介,实际,绝大多数人是通过电视来经

历历史的。每一个民族将难以控制外来的信息,这种不可遏制的观念、意象和文化交融正在

漫延和发展。卫星电视影响最大的是冲击各族文化,以往一种文化要被另外一种文化吸收需

要几十年或百年之久,如今的卡拉OK、牛仔裤传遍全球。正是通过开放往来,尤其是通过

电视屏幕,几秒钟就可以办到事情。

但是话又说回来,尽管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民族固有传统文化的整体内容,也不是

一朝一夕短时期所能改变得了的。

文化导入和输出,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高级的还是通俗的,知识的还是交际的文化都

可以互相导入。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及世界各地传播,中国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

影响,现在的西服在中国的出现和流行等都是文化交流的现象。文化差异的导入和相互影响,

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潜移默化因素。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文化交流、导入输出也是有

可能的。中国四大发明、英国的火车、美国的电力学,德国的哲学。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

企业管理、中国的气功都互相渗透于世界大文化圈之中。反过来各民族、社团的文化本身也

不可避免地相互受到影响。特别是当今社会生活的国际化潮流的文化演变过程中,更促使人

们去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以便互学互补。

民族之间不可能共有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中也不可能并存两种以上的文化。这并不是说。不

同民族之间存在相似或相近的文化圈子。但毕竟是汉族只有与汉族文化相对应,侗族文化只

有与侗族文化相对应,苗族文化亦然。两个民族之间,当然会有文化交流和接受,借以互相

取长补短,然而这种交流仅止于文化因子的接收和借用;而且决不能照搬,必须由该民族经

过加工和改造,使之适应该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之需要,然后再纳入到他们民族固有传统文化

整体中充当一个组成部分。接收异文化圈子与否?从来不会破坏本民族与其文化的直接对应

关系,这就是民族文化的特有性。

广告语言:民族文化的折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8-11-1510:18:00]作者:李碧云编辑:studa20

[摘要]现代社会中,广告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将所要宣传的产品信息尽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1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