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考点专练:_课外古诗词鉴赏(含答案).pdf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考点专练:_课外古诗词鉴赏(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考点专练:课外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山望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雄奇瑰丽的春山夜月图,

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

B.首联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

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C.颈联这两句写诗人赏玩忘归,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欲

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D.尾联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

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

(2)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兄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归。

(1)相传这首诗是唐朝武则天时期一位七岁女孩所作。请说说她是如何表

现“离情别意”的。

(2)小诗人所“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以她的口吻作描述。

(3)假如你就是七岁女孩送别的兄长,请给她留一句话以表惜别。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②③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试卷第1页,总14页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

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闻风:借用典故。

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下列对本诗内容及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

B.诗篇在表现形式上以比兴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感,并且卒章显志。

C.诗的前四句写兰与桂,不见一个人影,但第五句用“谁知”一转,引出居于

山林中的“林栖者”,“林栖者”指的是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

D.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对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

(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

[宋]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①②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①茅

文档评论(0)

131****91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