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发展史.pdf

中药的发展史.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的发展史

1.

1.中药的发展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由于中药,草类占

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现知的最早

本草著作为《神衣本草经》。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

验,经秦汉医家不断抄录、增补而成。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

(公元452~536年)著有《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

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

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中药还经历了唐.宋.

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医药

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中药发展的措施,中医药

的教育、科研事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逐

渐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凡此种种,无不标志着

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事

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2.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叮叮小文库

2.1中药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n

中药原料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

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过度开发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

濒临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

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

优质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

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

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

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

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对人工种植的中草药,重金属含量、农

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并且中药

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传统的中医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并且其有浓

重点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

程和火候也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凡此种种都影响中药的发展。

2.2中药行业所存在问题极其措施

问题主要有:

1.研究能力有限。我国药用资源丰富,以药用植物为例,有一

精品文库2

叮叮小文库

定应用记载的约有5000余种,但做过一定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

过20%,研究较深入的不过一、二百种。在600多种中药中,不

少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多数不能跻身国际市场。

2.中药现代化重两头,轻中间。

3.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

4.新药研发质量较低。

5.生产装备比较落后。

6.中药出口停滞,国际化程度未有改善。

7.研究经费严重不足。

采取建议:

1.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

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应用先

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加强野生药

材资源保护,开展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和代用品方面的研究;

精品文库3

叮叮小文库

规范道地中药材的种植和经营,实现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中药提

文档评论(0)

183****2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