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第1页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

苏北睢宁、邳州为中心的下邳文化圈,利用蒲草开发出独特

的“下邳蒲扇”,编织巧妙,其中的精品细蒲扇“怀中抱子扇”

曾获得首届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银奖,现已成为江苏省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古邳中学的师生深入古邳镇民

间调查非遗文化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地40岁以下的人

“不知道怀中抱子扇”!50岁以上的人“知道,但早已不会编织

蒲扇了”。现代人早已用上电风扇、空调,蒲扇正快速退出人们

的生活。再深入调查,全镇会编织怀中抱子扇的不足10人,且均

为古稀老人,这一非遗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那么,这是一门什

么样的非遗文化?这样一件美好的“艺术品”怎么会失传呢?中

小学校该如何引导孩子传承、传播地方优秀非遗文化?带着这些

疑问,古邳中学开启了一段乡村学校探究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

的实践之旅。

一、活动工坊:推动校本课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

产组成部分的种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遗文化源于农业文明,带着浓重的乡土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第1页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第2页

气息,而这恰恰是劳动群众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劳动实

践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更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工具。随着时代的发

展,其中的很多工具已经成为现今博物馆里的展品。对今天的青

少年学生来说,了解、探究这些非遗文化背后的劳动过程、人类

智慧,真实体验这些工具的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推动他们自觉学习、主

动学习,意义重大。

扇子的起源难以考证,中国古代有羽扇、竹箑[shà]、团扇、

纨扇。当学生第一次见到怀中抱子扇实物时,有点震憾,它们美

观精致、清香幽幽、平滑细密,整个扇面呈桃形,扇柄上绣有“下

邳”字样。“怀中抱子扇一直以来均为纯手工制作,选料精良、

设计独特、图案美观、纹理清晰、工艺精细、环保清爽,集文化、

艺术、环保、生产生活智慧于一体,蒲草清香,多年不散,沁人

心脾。”

探寻非遗文化、学编下邳蒲扇,引发了师生的浓厚兴趣。通

过宣传动员,有部分学生愿意加入“非遗蒲扇”工坊,到传承人

家里观摩下邳蒲扇编织的过程,并适当体验以获得感性认识。很

快,更多的学生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的工坊团

队。为便于大家开展学习,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学校,更加系

统地传授下邳蒲扇的编织技艺。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第2页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第3页

通过大量调查、资料整理、实践体验,学生的研究越来越深

入,相关教学也越来越专业,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得到更充分挖

掘,“非遗蒲扇”校本课程初具雏形。但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发

现了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传承人编扇动作熟练、麻利,学生动

作跟不上;传承人用的是民间口语,缺少课堂教学语言的转换,

学生听不懂;原料处理及编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学生出

错率高,对原料损耗较大,影响到学生的持续学习编制;传承人

盘腿几小时编扇,对体力、耐力要求很高,学生因缺少这方面的

训练而很难适应,等等。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

的问题。

为了解决技艺传承过程中的“技艺语言”障碍,学校专门增

设了“技艺语言”转换课程。具体来说,即请传承人以“慢动作”

教学,师生创造性地在蒲叶上编上序号,如“上层48号,下层

48号”,每一步做什么

文档评论(0)

189****9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