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需关注的四个基本问题.pdf

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需关注的四个基本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需关注的四个基本问

作者:刘金松李一杉

来源:《中国德育》2021年第13期

摘要

劳动素养评价是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环节,实施劳动素养评价需要对其涉及的四个

基本问题进行追问和澄清:第一,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应以绩效性评价提升劳动育人的效率,

并以改进性评价弱化绩效性评价的功利性;第二,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要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

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价,而不是以量化指标分割学生发展的完整性;第三,中小学劳动素养评

价的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之间形成具体的平衡,避免二元对立的取向;

第四,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结果设计要强调分层和分类的有机融合,提升评价结果的应用效

益。

关键词

中小学;劳动素养;育人价值;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

刘金松,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讲师;李一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博士研究生

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从未缺席,在新时代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2020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提出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评价引导

劳动教育的落实。当前,对于学生劳动素养内涵的研究尚未深入,研究者还未形成基本共识。

本文参照对学生劳动素养内涵的相关研究结果,[2][3][4]认为劳动素养是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所

应具有和展现出的一种综合素养,至少应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四方

面,劳动素养则是这四个要素的综合与融合,共同构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

本文对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中为何评价、如何评价、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这四个基本问题

进行讨论,以期提升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科学性,促进劳动教育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同

时也尝试回应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相关理论问题。

一、如何调和劳动素养评价目标的绩效取向与改进取向

作为教育实施的一部分,克龙巴赫认为评价是为了获得教育过程中的资料以对教育过程进

行反思,[5]斯塔弗尔比姆也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6]但实践中教育评价存在

的合法性很多时候来自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需求,其中既有来自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需求,也

有来自学校内部绩效管理的需求,这是教育评价目的取向的现实境遇。教育价值观多元化切实

对教育评价的目的问题提出了挑战,[7]进行教育评价不仅是绩效管理的需求,也要观照不同

主体的期望和要求,更要对评价自身的价值倾向作出选择。教育评价目的的价值重构与其自身

发展趋势不谋而合,教育评价已经完成了从测量到描述到判断再到建构的发展和转变,评价的

发展性价值与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使得我们在进行教育评价时要不断向内反思和重构我们的目

的和目标,不断平衡不同教育观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分歧与张力。作为教育评价系统的一部分,

中小学劳动教育素养评价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指出要“把握育人导

向,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一原则为中小学劳动素养评

价指明了基本方向,但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中演变为“变相的应试教育”一样,[8]劳动素

养评价也会存在不同倾向与选择。在实践中,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可能主要存在绩效性与改进

性两种不同的目的倾向。

绩效性是指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服务于管理部门对实施主体的考核与评估,即为绩效而评

价。管理部门依据中小学劳动素养评价的标准来对实施主体进行考核与评估,这是一种典型的

行政管理的评价导向,目的是完成既有的评价考核任务,并不关心评价结果究竟如何,而是重

点对照相关文件或者标准,对劳动教育的执行效率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多以量化指标衡量。在

评价实践中,评价的绩效性倾向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对劳动教育实施效率进行评价也是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校和教师认真对待劳动教育,但若是绩效性的评价导向在中小学劳动素养评

价中占据主导,中小学劳动教育则可能出现应试化、刻板化的倾向。为应对管理部门的考核,

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可能会选择最为保险的行动策略,即完全依照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实施劳

动教育,以可以量化的指标为努力方向,如增加相关课程、聘请相关教师等。并不能说实施者

的这些努力存在本质性错误与问题,但深入分析其动机就会发现这种行动策略是为获得更好的

评价结果,而忽略了评价的本质性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绩效性的评价倾向会导致实

施者为应对管理者的考核而努力,从而造成劳动教育实施中的应试化,而在管理部门的考核内

容相对

文档评论(0)

188****00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