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pdf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目标】

1.培养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学会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正确得体的劝告。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艺术和技巧,能进行正确得体的劝告。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导入劝告

1.情境创设:同学们,刚才大课间的时候,老师看到几个男生在楼道里跑来

跑去,还差点撞倒了其他同学,多危险啊,如果你看到了这种现象会怎么做?

学生说。

2.看来大家都想劝劝他们,那怎样劝告才能打动对方,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呢?

这节课,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劝告”的话题,争当“小小劝告家”。

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劝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来创设口语交际的话题,以此引发学

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二、案例剖析,学会劝告

1.可不能小看劝告,劝告可是一门学问,正确得体的劝告,会很好地解决问

题,不正确不得体的劝告,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咱们先来看一个关于劝告的小故事。

案例:有一个同学叫王小明,他的教室在三楼,下楼时他总是喜欢坐在楼梯

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对他进行了劝告。

课件出示:

生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生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生3:小同学,别人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2.你觉得王小明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汇报交流,体会劝告的技巧。

(1)生1的劝告:指出了他的错误行为,但只从别人的角度劝告。

(2)生2的劝告:指责的口吻,对方不易接受。

(3)生3的劝告:不光指出错误的行为,还从对方的角度进行了劝告,这

样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更能打动人!

预设1:我选择第三位同学。因为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

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

预设2: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有那么严

厉,很委婉。

预设3:那个同学会接受最后一位同学的劝告,因为她说话很委婉,而且是

从玩扶手的同学的角度去说,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相机板书。

(板书:注意说话的语气从别人角度着想)

5.小结:正是第三位小姐姐劝告得有理有情,王小明同学才认识到了自己的

错误,并且接受了她的劝告,决定以后不再从扶梯上往下滑了。看来劝告还真是

一门学问。那么劝告时要注意什么呢?

6.交流、小结。

(1)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要委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板书:不指责)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引领、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总结出正确得体的劝告

技巧,教给学生劝告的方法,降低了劝告的难度。)

三、自主交流,练习劝告

1.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就让我们到真实的情境中去试一试,争当“小小劝

告家”。同学们敢不敢试?

(课件出示)

情境一: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1)今天假如你是“文明监督员”,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你会如何进行劝

告呢?

(2)同桌合作演一演,一个演横穿马路的同学,另一个人演“文明监督员”。

(3)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做一个文明的观众。

(4)师生评价。哪位同学的劝告的最得体,最容易让人接受。是否注意了

说话的语气及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板书:讲道理)

情境二:有同学抄袭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后,下课后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抄袭作业。你看到了

会如何劝告?

(2)小组合作演一演,互相练习劝告,看谁的劝告更能让人接受。

(3)全班展示。

(4)师生评价。劝告的时候,还可以给对方提建议,帮助他解决困难,这

样别人就更容易接受了。(板书:提建议)

2.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良行为,你最想劝告谁,怎么劝告?同桌之

间互相说一说。

预设案例:

①爸爸喜爱抽烟;

②姐姐长时间玩手机;

③有同学喜

文档评论(0)

183****3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