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版本的)
1632年,捷克夸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
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
存在的重要里程碑。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
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
标志。
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
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行为目标之父)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1.教学内容:指“教什么”的问题,而课程还包括“怎样教”的问题。
两个概念的外延不一样。
教学内容还存在形态的划分问题
2.教学进程:是“怎么教”这个问题里的时间组合问题。教学进程
还有计划的进程和动态的临时处置的进程。
3.学科:指教学科目。从各门科学领域里(文化领域里),以教育的视
点选择部分内容(知识或技能),分门别类并以心理学视点系统化组织起
来实施的课程,即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现代学校课程的主体。
4.科目:强调分科的形式,如课程表上的“语文”“体育”“音乐”
等。科目与学科的区别主要是,后者强调了内容。
5.知识:与技能、价值观并列,是学校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
6.经验:是学校课程内容和实施的一个主要方面。
7.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内容;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8.计划或方案:有人认为计划即课程;但计划是静止的,课程还有实施
的动态意义。课程与计划有密切相关。
三、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
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5、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规律)
课程目标: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
务指标。
五、课程目标的取向
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科的价值,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
术性的知识看成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术系统性是课程的基本形式。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主要是反映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
价值,如人本主义课程观就把情感与认知和学生行动的整合看成课程的
核心。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
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
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和指导的目标。含义比较模糊,有一定
的随意性。
行为性目标,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
目标,它指明
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性目标的基本特点是具体和可操作,也好评估。它的缺点是忽
视情感意志的领域,枝解人类行为的整体性(高级神经的参与),有控制本
位的倾向。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目标不
是预定的,更关注过程。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追
求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表现性目标只为学生提供
活动的领域,结果是开放而非预定的。
需要注意的,在实际课程目标撰写中,这几种形式可能出现在同一个
课程目标中。即有的目标是普遍性的,有的是行为的,有的是生成的,而有
的是表现性的。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3.学科发展的需要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
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
为、习惯的总和。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