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的师幼互动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引领下,幼儿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育人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启蒙幼儿的思想,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操,塑造幼儿的良好品格。文章探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的师幼互动指导策略,旨在探索出一条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师幼互动;指导策略
幼儿是特殊生命体。从年龄上看,幼儿处于3到6岁之间,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处在比较直观的初级阶段,普遍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从性格上看,个别幼儿从小在宠爱中长大,较易形成比较自我的性格;从行为习惯上看,个别幼儿在家长的溺爱下易养成不文明的生活行为习惯,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2]。《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从师幼互动视角出发,以《指南》为引领,探讨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幼互动指导策略。
一、幼儿教育中的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一)师幼互动缺乏有效性
当前,部分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师对幼儿一视同仁,对他们的实际心理状况并不完全了解,开展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有限。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每个幼儿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均存在差异,有些幼儿性格内向,有些幼儿性格外向,因此在活动中,外向型性格的幼儿就会表现得很积极,相反,性格内向的幼儿就会相对消极和被动。若教师不能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因材施教,必然会影响师幼关系的建立,挫伤幼儿参与互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3]。
(二)师幼互动缺乏积极性
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中,幼幼、师幼之间的互动尤为关键,尤其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可方便教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是开展高质量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只能被动跟着教师的安排和计划开展相关活动。在缺乏主体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下,幼儿显然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久而久之,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降低。这种互动模式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也不利于保育教育质量的提高[4]。
(三)师幼互动形式单一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行为的本质是双方通过相互的交往、认知和情感联结建立融洽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实际上,很多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缺乏创新性,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具体体现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一切互动行为只能在教师允许和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甚至幼儿的某些特定互动行为需要经过教师同意方可进行。这种程序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虽然有助于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但无疑会降低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难以体会到互动的乐趣。这种缺乏创新性的单一互动形式会将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束缚、框定在某些制度框架中,使幼儿习惯性地按照教师的指示行事,这难免会影响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5]。
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引领下的师幼互动策略
(一)在数学活动中互动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大部分都是在教学活动中完成的。但据观察发现,幼儿与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互动相对较少。
数学课程不同于音乐、美术、绘画、舞蹈、游戏等课程,它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抽象性。对于幼儿来讲,数学这门课程有不小的难度,再加上很多幼儿的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主观层面,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往往比较被动和局限。加之,有些教师只一味地给幼儿口头讲解相关数学概念,这也会使师幼之间的互动趣味性有所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特点,策划与之能力、认知、兴趣、思维相符的互动活动。
例如,在讲解关于时间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借助教具,创设有趣的互动情境,让幼儿扮演“时间伯伯”的角色,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当幼儿将自己代入人物角色后,就会产生表达、交流和互动的欲望。借助趣味数学情境的创设,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进而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将数学学科中的时间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组织、引导幼儿将自身认知、思维与所扮演的角色扮演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被充分激发,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主动与教师展开交流和互动。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只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情境的推进则完全由幼儿自己把控。
这样的情境式互动活动,将幼儿从以往跟随或旁观的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