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货币政策.pdfVIP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货币政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领会本章的

基本理论,并能应用基本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掌握

货币政策的构成内容;理解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统一性与矛盾性;掌握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优

缺点;了解选择性政策工具与其他政策工具;了解我国中央银行使用

的货币政策工具;掌握操作指标、中介指标的作用及选择标准;理解

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中介指标的优缺点;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了解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掌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理解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与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含义与特点

1.货币政策的含义

2.货币政策的特点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三)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

2.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3.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4.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

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

2.间接信用指导

(四)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公开市场业务

3.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

4.利率政策

5.信贷政策

6.汇率政策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

(一)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与选择标准

1.操作指标与中介指标的作用

2.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

(二)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

1.存款准备金

2.基础货币

(三)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

1.利率

2.货币供给量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中介指标主要

是货币供给量。

第四节货币政策的传导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

1.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2.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3.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4.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5.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

(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

部门

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

(四)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时滞是影

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第五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工具、调控机制、调控功能等许

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共同的调控目标和相异的调控特点需要二者协调配合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1.双松模式

2.双紧模式

3.松紧模式

4.中性模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