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
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
心整理的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1
一、课题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
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
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
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
学工作中,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学
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
“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
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
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
历史意义。
我校是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我校在校生40%以上是进城务
工子女,20%是父母上班,孩子一人在家,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父母
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学习,
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使教师头疼,学校为难。学困生是一种普
遍现象,转化学困生,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
究的热门话题,因此,我校依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学困生转化策略
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掌握、学习习惯、学习
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质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
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新课标的基本
要求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转化指转变,改变。
学困生的转化,即是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在一定形式的辅
导下,学习上有了好的改变。
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使
学困生在学习成绩、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得到提高。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
结合,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
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
化模式。
1、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设计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2、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
困生
3、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
四、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
“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
中的动态关系。
五、研究对象
北园小学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
状态。
2、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
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
3、个案分析法:把转化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总结经验。
4、行动研究法:全体参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
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成绩。
5、测试法:通过学习成绩检测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
化成果。
6、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
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20__.9—20__.11)
通过问卷调查,校讯通、家访等进行“学困生”的现状调查分析,
确定“学困生”的成因,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
计划,并成立课题组,进行合理分工,责任明确,措施有效。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20__.11—20__.6)
课题组分工落实,开展实验,收集实验资料,撰写经验文章,转
变教师育人观,课堂教学观。
第三阶段:理论总结与推广(20__.6—20__.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