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一单元2016.9.2.pptVIP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唐中宗时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究竟心怯,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成为“斜封墨敕”。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38页,三联书店2005年“有限专制”(刘建军)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北宋●唐代: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宋代:以“事任”为中心出令审核执行唐宋“从流程分工到职能分工”宋代宰相有草拟权或条陈权,却没有出旨权。自汉代以来朝议时宰相与群臣相见时得有专座,并赐茶,谓之“三公坐而论道”,到了宋代,宰相上朝,一改过去礼仪,也同群臣一起在皇帝面前站立不坐。宰相已完全下落为皇帝的工具。因此从“有限专制”走向了“绝对专制”。——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1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宋王室家训相传,要尽量优假士人,不许开诛戮朝官之戒。而北宋诸帝,也比较无暴虐,无专擅。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72页,三联书店2005年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明太祖朱元璋“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一)殿阁大学士(二)内阁成祖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明史·解缙传》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史·职官志》清代票拟批红票拟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起草皇帝的诏令,亦称“视草”;二是批答诸司的奏章。“纶言批答,裁决机宜,系由票拟。”(《明史·宰辅年表》)明朝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靠一班大臣和一套政务流程维持运转。这在太监主持的司礼监与大臣主持的内阁的博弈中展开。往往皇帝只是象征性的看几本,更多交给司礼监太监批红,意欲借此挟制内阁。于是明朝外有内阁,内有司礼监;外有三法司,内有东西厂;外有总督巡抚,内有镇守太监、守备太监。这保证了皇帝的决策权,也造成明朝内外两大势力的尖锐矛盾。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虽无相权,却有相责。——谭元星《明代内阁政治》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敝,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钱穆《国史大纲》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朝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皇帝)无如之何。”奏折制度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康熙中叶,康熙皇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的批示,用硃笔写于奏折上面,发还执行。康熙硃批江宁织造曹寅奏折奏折和奏匣朕体安善,尔不必来。明春朕欲南方走走,未定。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军机处外景军机处内景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76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