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
级下册
《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
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其语言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文章以“灯笼”
为线索,作者将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语言精当,于传统文化
中寄寓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寄寓灯笼中的复杂情感。
【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完成《课时练》第4课预习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如果提到灯笼,大家会想到什么?春节挂灯笼,元宵节看灯会,
家门口的红灯笼……许多记忆涌上我们的心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吴
伯箫笔下的关于《灯笼》的回忆吧。
二、资料链接
1.作者名片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
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
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
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
《灯笼》是其中之一;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引语:从这些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吴伯萧是一个进步青年,还
是一个热爱文学创作的进步青年。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
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
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
节日、良辰喜庆之时,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
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
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释疑解惑
自由朗读文章,圈出生字词,标上自然段,并划出你有疑惑的地
方。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PPT显示:
争讼(sònɡ)领域(yù)斡旋(wòxuán)静穆(mù)
思慕(mù)怅惘(chànɡwǎnɡ)褪色(tuì)熙熙然(xī)
2.听读课文,感知灯笼
听录音。
3.品读课文,走入灯笼
提问:文章以灯笼为题,在文章的第二段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学生
齐读这个句子)
请同学们找一找,我和灯笼都结了哪些缘呢?
(板书:缘)
明确:
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④-⑤
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