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pdf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1.唐僧认为“劝善”就是“惩恶”,孙悟空认同这样的看法吗?联系《西游记》谈谈你的看

法。

【答案】【示例】孙悟空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孙悟空是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物形

象。面对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他都能够用火眼金睛识破妖的本质。即使唐僧受到妖怪

的离间把他赶走,孙悟空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恶势力赶尽杀绝。他始终秉持“除恶务尽”

的观点,明白妖怪本性的丑恶,绝不心慈手软。

【解析】【分析】唐僧、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塑造得最生动感人的行善者形象,都具有见

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行善思想。唐僧广施仁慈,注重劝善;孙悟空嫉恶如仇,注重惩恶。通过

对他俩行善思想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主旨、艺术构思,以及他俩

在行善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对于当今的行善事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孙悟空并不

认同唐僧“劝善”就是“惩恶”的看法。“劝善”可以治本,“惩恶”可以治标。没有“惩恶”,就等

于没有了规矩方圆,不知悔改的坏人就可作恶多端。所以两者都不能缺少。可举白骨精之

例证明之。

故答案为:孙悟空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孙悟空是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面

对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他都能够用火眼金睛识破妖的本质。即使唐僧受到妖怪的离间

把他赶走,孙悟空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恶势力赶尽杀绝。他始终秉持“除恶务尽”的观

点,明白妖怪本性的丑恶,绝不心慈手软。

【点评】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

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

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讲演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

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

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

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

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

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答案】【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解析】【分析】节选部分内容主要写悟空的尾巴不知道该放哪儿合适。真君因不曾见过

庙宇后竖着旗杆这一细节识破了悟空变成的土地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情节反映出的

生活哲理即可。如: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故答案为:【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名著的阅读积累与理解。学生要注意积累,注意对作者、背

景、写作特色、人物及故事情节理解;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

要结合选段进行分析理解。

3.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挂着一根穹

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采寻人

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采。”

①选段出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②文中括号处人物指的是________。

③结合文中划线句行者说的话语简要说说行者认为胡说明的理由________。

(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答案】(1)《西游记》;吴承恩;八戒(或猪八戒);他知道自己打死的是妖精,“老

妈妈”与妖精不可能有关系自己刚打死女儿,老妈妈就来寻女儿不可能

(2)D

【解析】【分析】(1)①②此语段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

逐美猴王;③根据对这个故事情节的积累可知,文中括号处的人物是猪八戒。④因为孙

悟空有火眼金睛,他能一眼看出这是妖精变的来骗师傅的,因此才说她胡说。据此意思答

题即可。

(2)《狗猫··鼠》里面有长妈妈踩死了他的隐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6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