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湖心亭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3.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4.领略雪后西湖美景,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1)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本文对比、白描手法的运用。
(2)体味语言的妙处,感悟古代文人的“痴”与情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有关西湖及湖心亭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教师出示“一山——西湖孤山”图片(出示课件1)
教师:下面我们在看看西湖的“两堤”——苏堤和白堤。
同学们再看看我展示的这幅图片,美不美?(出示课件2)
学生:好美呀!
这是西湖的“三岛”——阮公墩、小瀛洲,这就是“双峰插云”它也是我国著名的“西湖景观”之一,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尤以一山、两堤、三岛、十景著称。(出示课件3、4)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前面的图片中“三岛”少了一个?那么少的这个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张岱,来看看这里的雪景!(出示课件5)
板书课题:13*湖心亭看雪(出示课件6)
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一)文本知识
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
预设:张岱(出示课件8)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一生未仕,潜心著述。诗文颇受公安、竟陵二派影响,尤以小品散文名世。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背景资料
教师: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学习本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课的背景资料。
预设:(出示课件9)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预习检查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读准下列红色的字词读音。(出示课件10)
教师提示:注意“凇”“沆砀”的读音。
读课文,整体感知并精研细读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参照注释,先听读课件示范朗读,然后自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出示课件1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细读课文,精研细读
1.学习第1段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第1段的部分课文吧。(出示课件12)
师生交流。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这段文字。
预设:(出示课件12)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西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教师:同学们,下面一起朗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这部分中“余住西湖”中“余”的古今含义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13)
预设:“余”的古义是我,今义是剩下。
(2)“大雪三日”中哪个字有活用现象?(出示课件13)
预设:“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第1段剩余部分的课文吧。(出示课件14)
师生交流。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在课本上记录或勾画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
教师:同学们,在疏通这段文字的基础上,试着翻译这段文字。
预设:(出示课件14)
【译文】(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习第2段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课文第2段的内容吧。(出示课件15)
师生疏通:
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红色字体的字词的意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