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著名理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

1、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自己与另一个人的态度与他们对某事件

的态度来维持心中的相符一致。该理论通常用一个人、另一个人和一个态度对象

来说明其观点。当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倾向于把它改变为平衡状态,也就是

说,不平衡状态会产生一种压力使人改变态度,以达到平衡状态

2、三种评价: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第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另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3、两种平衡状态:知平衡状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和认知不平衡状态。

假定有某甲、某乙、某件事:果某甲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

是一致的,或者某甲不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不一致的,这时

出现认知平衡状态。

反之,如果某甲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态度不一致,或者某甲不喜欢某

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

4、改变方式: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改变,平衡理论提出最少用力原则,去预测改变

的方向。

如某甲喜欢某乙,但二人对某件事态度不一致,某甲赞成,某乙反对,这

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改变的方法有几种:某甲可以设想他实际上不喜欢某乙,或

者他实际上反对某件事,或者曲解现实,认为某乙实际上不反对。无论选择哪一

个都可以达到平衡。这样选择依赖于容易程度,即最少用力原则。

5、评价:平衡理论用极简单的术语来说明认知一致性的概念,并为态度的概念

化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

A、在几种关系中只有正负的体验方向指标,而无强度指标,因而无法说明P在

不平衡状态时何以会对某一方(如X)而不是另一方(O)采取改变态度去恢复

平衡状态。这里很可能存在着强度原则,即从薄弱处着手去解决问题;

B、人际关系和态度的形成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绝不会只是个孤立的三

角模式。两个人对一件事持有不同意见可能发生不快或影响关系,但也可能不觉

得不平衡,更不会影响到双方友谊。

二、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1、这是由L.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

究当人具有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时的心理体验的特点,以及在这种体验作用下的

心理活动变化。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

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2、基本内容认知失调的含义:协调和失调是针对认知因素之间是否在心理

存在相互矛盾而言。所谓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是指这两个因素之间不一致,偏

重的是心理意义上的矛盾。费斯廷格认为,相互失调的认知因素会引起人的心理

上的紧张,并产生不愉快体验,他将其定义为失调感。失调指心理上的不舒适,

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种失调。

3、三种心理状态: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

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

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甚至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

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以下3种可能性,即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4、改变认知不协调的途径: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

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为了缓解失调,必须用协调的因素代替失调

的因素。费斯廷格提出,人在减弱或消除失调感的过程中,一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

状态缺乏明确的意识。费斯廷格认为,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4种

①改变认知因素之一的方向,使其与另一个相协调;

②采取新的行动获得协调;

③收集新的认知因素重新调整原来的认知系统;

④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上述方法可能造成行为变化,也可能只限于认知水平上。

例如,一个平日吸很多烟的人,读了论证吸烟可能导致患肺癌的文章后,

理体验是不愉快的。因为“我平日吸许多烟”与“研究证明吸烟很可能引起肺癌”这

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

6、失调感的程度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认知因素矛盾的程度;二是从个人

角度看。

7、两个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给人带来不愉快心理体验的失调感可成为动机作用

于人,使人努力减弱或消除它。

8、失调理论的局限性:后来的研究明确了失调理论的局限性。

研究表明,以与态度失调的方式行动造成态度改组,只发生在如下条件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6****3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