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专练及答案10题.pdf

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专练及答案10题.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鉴赏试题专练及答案10题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约799),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名诗人。此诗作于“安

史之乱”时。估客指商人。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变化。(3分)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3

分)

[参考答案]

(1)“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1分)“犹是”,突显

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1分)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

至惆怅,有跌宕起伏的意味。(1分)

(2)借景抒怀(或借景抒情)。(点明手法1分)时值寒秋,无限的惆怅已

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内容

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古剑

清·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

(1)咏古剑,但诗中却并未出现“剑”字,试问作者是怎样咏出古剑的意象

的?(4分)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格,将古剑比作“秋水”和“老龙”,分别写出了古剑

出鞘时如秋水般明净的光芒,有如龙吟般跃跃欲试的剑声。

(4分,”秋水”、“老龙”各2分)

(2)诗人以剑自喻,表明心迹,前两句中的“谁明”二字则表明“烈士心”

无人理解,古剑不能为世所用(2分);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进一步

的描写,以“龙吟”写剑声,写出诗人跃跃欲试、急于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1

分)。(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8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青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

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飓,爱杀江南。

(1)张养浩,______朝人,他的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

点?试做具体分析。(4分)

(2)古典诗歌,有“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

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张养浩元朝人。这首元曲的描写手法是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

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

驰来,酒旗在风中飘动,由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

(2)此曲应理解为“有我之境”。这首曲子看是客观描写,实则处处有我。

如“看沙鸥”中的“看”肯定是“我”在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也包含着作

者的感受和评价。这样写使每个读者都感觉是自己在“看”美景,使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容易引起共鸣。诗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让每一个读者都感觉是自己在

赏景,从而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共鸣。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竹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

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

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

(“春残”概括或总写1分;三景写全1分)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

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2分)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

法,用众芳的调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2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