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

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陶瓷艺术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内续的表达特征与外延的形象表现之中。就内续

表征而言,不同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内在情感不尽相同,不仅蕴含着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以图像及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更呈现出对美表达切入点

不同而形成的多重视角。就外延形象而言,则传递出雄浑、典雅、洗练的传统审

美旨趣和民族情怀,是时代背景下对审美理念的延续、择取及阐释。特别是彰显

时代特征的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以艺术为形式对文化属性的深刻呈现,是传统审

美思想的复读与时代表达,以此进行深层次引导,促使观者得以感受到美,明确

文化美与艺术美之间相互包容与促进的关系,形成美学心理的定向感知方向。

陶瓷文化与艺术形式的发展体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审美旨趣与内涵。正如克罗齐

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品味陶瓷艺术可以感受到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

语境与民族共性。翻开中国陶瓷史不难发现,中国传统陶瓷器物的每一次进阶,

器型、纹饰、材质的创新与发展,都与历史诸阶段的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从陶瓷

器物的造物理念来看,早期的陶瓷造型追求“大巧若拙、大匠不雕”的审美境界,

不追求过多的雕饰与设计,符合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追求中庸之道,其反映在陶瓷造物上就是工匠精益求

精的心态与中庸之道的融合,这一理念推动着中国古代陶瓷器物逐渐发展成为和

谐对称的器物体系。至明清时期,景德镇作为全国制瓷中心,所产陶瓷的器型构

造讲求圆润感和无违和感,特别强调去棱角的造型设计理念。由此可见,传统技

艺不仅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审美旨趣的内涵,更在延续中华美育精神的同

时,展现出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

(摘编自成珊珊《论陶瓷艺术的美育特性——以景德镇为例》练崇潮《传统陶瓷

器物的民族文化基因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瓷与玉之间存在着无可置疑的隐喻关系。景德镇瓷器的四大特点中,“白如玉”

被列在第一位。国人对玉的喜爱折射出儒家学说的价值取向。瓷与玉本属一家,

其原料皆为山中之矿,景德镇瑶里一带所产的釉石,外表看来犹如淡绿色的美玉。

如果说两者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玉为大自然用亿万年地火冶炼出来的“瓷”,瓷则

是人类模仿大自然用短暂时间烧制出来的“玉”,人类对前者只能作外形上的打磨

削剔,对后者却可以在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随心所欲地创造。然而瓷器

在硬度上不如玉石,任何鲁莽的摆放与碰撞都可能使之破碎,因此它比玉器更难

于长期保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瓷的易碎性增加了它的珍稀性。由于四时温差和

内应力的影响,有的瓷器上会出现被称为“开片”的细碎裂纹,后来人们发现一些

裂纹具有特殊的审美效果,于是在烧制时有意为之,这方面的追求以宋代哥窑为

最。碎裂本是瓷器的灾难,哥窑碎瓷却能以其“似碎非碎”的“碎裂美”,触动国人

心灵深处的悲恫情怀,这是古代哲学残缺之美的体现。

美瓷如玉实属难得,但瓷的原料易得,制瓷工艺早已成熟,古代也不缺乏劳动力,

这些都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中国在17、18世纪期间销往西方的

瓷器“达到好几亿件的数额”,“直至今日,景德镇每天仍生产大约一百万件瓷器”。

这样的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使得景德镇瓷业无复往日的荣光。当下的瓷器制作还

有一个“大”的毛病。大件瓷器烧制不易,“美的对象是小的”,“巨无霸”般的瓷瓶

瓷碗并不能唤起我们心中的美感,那些摆在国内外地摊上降价出售的大缸大盆,

给人以暴殄天物之感。

“如玉”的瓷还具备“超玉”的可能,关键在于它

文档评论(0)

136****28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