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

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一、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合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统筹高比例

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

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

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合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

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

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

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智能高效的

调度运行体系,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

促进协调运行。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供需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源网荷

储一体化发展。

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

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

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

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

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

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合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科学推

进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稳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优化输电曲线

和价格机制,加强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峰运行,提高全网消纳新能源能

力。

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水平。

完善并网标准体系,建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场站。全面实施煤电机组

灵活性改造,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

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

热型太阳能热发电,推动气电、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融合

发展、联合运行。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实施全国新一轮抽水

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电

站开工建设。优化电源侧多能互补调度运行方式,充分挖掘电源调峰

潜力。力争到2025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

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

千瓦左右。

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合理

配置储能规模,改善新能源场站出力特性,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

置储能系统。优化布局电网侧储能,发挥储能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

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

发展,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鼓励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用户侧储

能参与系统调峰调频。拓宽储能应用场景,推动电化学储能、梯级电

站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多元化应用,探索储能聚合

利用、共享利用等新模式新业态。

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整合分

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高比例释放居民、一般

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引导大工业负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鼓励电

解铝、铁合金、多晶硅等电价敏感型高载能负荷改善生产工艺和流程。

发挥可中断负荷、可控负荷等功能。开展工业可调节负荷、楼宇空调

负荷、大数据中心负荷、用户侧储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

互动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力争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

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

大负荷的5%左右。

二、全球能源体系深刻变革

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加速推进。本世纪以来,全球能源结构加快

调整,新能源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大幅提升,风能和太阳能利用实现跃

升发展,规模增长了数十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开启新征程,《巴黎

协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近五年来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全

球新增发电量的约60%。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130多个国家和

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经济绿色复苏,绿

产业已成为重要投资领域,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迎来新机遇。

能源系统多元化迭代蓬勃演进。能源系统形态加速变革,分散化、

扁平化、去中心化的趋势特征日益明显,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能源

生产逐步向集中式与分散式并重转变,系统模式由大基地大网络为主

逐步向与微电网、智能微网并行转变,推动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经

济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和氢能有望规模化发展并

文档评论(0)

182****0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