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普法教育改善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doc

浅议加强普法教育改善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4

浅议加强普法教育改善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毛庆峰,男,1962、7月出生,山东宁阳人,政工师,现任胜利油

田渤海钻井总公司治安保卫中心主任)

“五五”普法规划中强调指出,青少年学生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那么如何才能使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得到有效的增强呢?许多地方都做了有益的探索。谈一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对互联网的辨别能力。当前风靡一时,势头正劲的互联网,发展迅猛,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未来的世界是一个交通畅达,信息飞速发展,管理高层有序的网络文明世界。21世纪的巨变将是由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奇妙景象。在新的世纪里,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青少年群体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青少年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就当前青少年在互联网上表现的各种心态,作以简要剖析,就如何加强普法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谈个人体会。不妥之处,仅供参考。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自互联网在中国登陆以来,青少年已经不由自主“迷”上了这一高科技的产物。在上网人数中,青少年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年龄层,其中25-34岁上网比例最高。这其中,在信息、知识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的大学生又先走了一步。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他们对互联网感兴趣的原因是信息量大、网上交流,可免费下载软件,对学习有帮助,也可以消遣、玩游戏。这足以说明因特网已经进入到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然而,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不容忽视。

(一)互联网改变了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许多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意见。许多青少年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简单灌输,而是要求对话,这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网络以其超形象化、超综合性的特征使青少年习惯于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将诱导青少年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的方式。青少年网民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他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感觉时尚,寻求生活的真正意义,选择一种适合于个人的最佳生活方式。但他们在网络生活中也容易沉湎于个人的倾向与偏好,不关心现实世界,有些青年甚至染上了“网络并发症”。甚至出现了“网恋”,至使青少年整天沉迷与虚幻飘渺的网络中,与从不相识的所谓“网友”“一网情深”,打的火热,个别青少年早恋现象大大提前,有的甚至为了“网恋”而徇情,铤而走险,干出一些超

回答是肯定的。有52%的青年表示“有些同意”,8.5%的青年表示“非常同意”。据调查,大约三成的青年在问卷中承认曾浏览过色情网站。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信息犯罪活动也频频发生。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介入为主。据国内外已经发现的信息犯罪案件统计,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占80%左右,平均年龄只有23岁。而且许多青少年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智力的“游戏”或“挑战”。这种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政治观念淡化。在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便利途径,大量散播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青少年因其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加上青春期特有的反叛心理和追求新奇思想的影响,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政治观念淡化。

(三)民族意识虚化。据统计,在互联网上,各种语言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英语84%,法语5%,德语4.5%,日语3.1%,其它语种3.6%。一些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却忽视了对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另外,网络上信息的自由传播已跨越了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经济、地域等方面的绝大部分限制,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网络一代”的思想意识之中,他们头脑中积淀的中国文化观念正在受到强烈冲击,部分青少年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都要比中国好”,民族虚无主义开始悄悄漫延。

二、应对网络文化影响的对策

(一)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文化的正面引导。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十分普及,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立足当今社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在我国许多学校对校园网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但大多数校园网功能、校园网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信息流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不少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知识、网络应用还知之甚少,远不及自己的学生。试想,一个对网络文化都不了解的人如何去引导被教育者,结果不得而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