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和答案.pdf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和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

能力模拟题库和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下面是教师在教完《故都的秋》后的教学反思,对这个教学反思,理解正

确的是()。

下面是教师在教完《故都的秋》后的教学反思,对这个教学反思,理解正确

的是()。

A.这位教师很好地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B.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对情感的教学,而忽略了知识与能力,在散文的

教学中是可以的。

C.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适当与学生互动即可

D.课堂上过多的师生交流将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

【答案】A

2.在文学作品赏析课上,教师指出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面镜子,例

如《红楼梦》就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下列作品中,同样有“百

科全书”称号的是()。

在文学作品赏析课上,教师指出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面镜子,例如

《红楼梦》就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下列作品中,同样有“百科

全书”称号的是()。

A.罗贯中《三国演义》

B.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C.司汤达《红与黑》

D.老舍《茶馆》

【答案】B

3.阅读《雷雨》导学案片段,按要求答题。

阅读《雷雨》导学案片段,按要求答题。

A.“初读感知”环节能够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B.揣摩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

C.分角色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背诵

【答案】D

4.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安排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总结一些因果复句,

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安排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总结一些因果复句,下

列句子适合的是()

A.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B.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

稿珍藏着。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答案】D

5.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

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

计的两个不同问题。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

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

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效

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

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

【答案】D

6.阅读某教师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阅读某教师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A.对学情的错误判断会影响教学实施

B.课外文言文教学并非只是某个年级教师的任务

C.高三才开始教学课外文言文为时已晚,不会有效果

D.文言文教学切忌“从本到本”,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答案】C

7.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教师推荐另外几篇有关爱国的作品,建议学生

比较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教师推荐另外几篇有关爱国的作品,建议学生比

较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B.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C.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D.史铁生《我与地坛》

【答案】D

8.在“文言七十二变”的活动中,教师建议学生整理教材中包含“之”的语句,

并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下列对“之”的词性和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在“文言七十二变”的活动中,教师建议学生整理教材中包含“之”的语句,并

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下列对“之”的词性和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代词,这

B.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助词,的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动词,到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助词,的

【答案】D

9.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习的探索精神

B.引导学生主动从文本中获取知识

C.引导学生根据自己

文档评论(0)

188****5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