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反思三篇.pdf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学反思三篇.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反思篇一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

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

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

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

艰险、不断进取的人考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

第一推动力。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本节课,我通过古代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宗悫的远

大志向及豪迈气概。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让学生交流

讨论,引导学生明白: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

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说,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

动力。

一个学生自觉站了起来说:“既然我们有了远大的理想,既然已经立志,那

我们就要去努力奋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扌能

不负少华!”多么掷地有声!多么铿锵有力!多么豪迈的气概!

学习《苏武牧羊《范式赴约》,有一学生说:“从《苏武牧羊《范式赴约》

这两个故事,我明我明白什么白什么是是‘‘人人无无信信则则不立不立’’的的道道理理有一个学生说:“我懂得在

民族危难关键时刻,气节是多么的重要!”

通过教币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交流,学生懂得了: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

浸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

的路标,更是我们的榜样!德育教育效果凸显。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反思篇二

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展开。中华传统美德历久

弥新,世代相传,深深熔铸在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传统美德包括个人修养、社

会关爱和爱国情怀三个方面。人格修养突出明志、持节、诚信、求新等,社会关

爱突出仁爱、宽容、推已及人等,爱国情怀突出以天下为已任、前仆后继、保卫

祖国、关怀民生的精神。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条知

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文明的重重大大贡献贡献。。珍珍爱我国的文爱我国的文化遗产化遗产。。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指指出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

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

善青少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年学生的道德品质质,,培育理想培育理想人格,人格,提升政治素提升政治素养。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

重要重要依据。本课的三个依据。本课的三个话话题“题“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人格修养立立已已达达人的仁爱精神人的仁爱精神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中的中的人格修养教人格修养教育育社会关爱教社会关爱教育育家国情怀教家国情怀教育育相对应的。

如何把握教学重点,是本课教学的个挑战。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本课主要

讲述了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本课内容涉及众

多德目,如明志、持节、守信、求新、好学、仁爱、宽容、爱国,等等。如果从

这两个角度看,本课的知识量巨大,在有限的三课时里,讲好这些内容是十分困

难的。

但是,本课是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依照社会学习的框架建构起来的。

因此,本课内容既不是传统意义上历史教材的内容,也不是传统意义上修身教材

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既不在于讲授学科知识,如传统伦理思想,

也不在于围绕具体德目,让学生记忆相关德目的内涵。本课教学重点,是力图通

过教材中丰富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以及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从个人修

养、社会关爱和爱国情怀几个角度,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进而认同和践行

中华传统美德。

总之,本课的教学,要跳出学科本位的条条框框,不必每个具体德目都面面

俱到地予以讲解。教材中的具体德目和材料是组织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

材选取的经典故事、经典格言和活动设计都是案例式呈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

标和教材核心观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经典故事和经典格言,灵活运用、

改造教材的活动设计,甚至可以重新设计探究活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驾

文档评论(0)

184****8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