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课堂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的春天课堂笔记

1《北京的春节》生字【旬】

读音:xún

组词:①初旬上旬旬月之间②年过六旬

2《北京的春节》生字【熬】

读音:áo

组词:①熬粥熬药熬盐②熬夜煎熬熬磨熬年头儿病痛难熬

3《北京的春节》生字【蒜】

读音:suàn

组词:蒜苗大蒜蒜头蒜瓣蒜泥

4《北京的春节》生字【醋】

读音:cù

组词:①陈醋米醋②醋意吃醋醋劲儿醋坛子

5《北京的春节》生字【饺】

读音:jiǎo

组词:饺子蒸饺水饺儿烫面饺儿

6《北京的春节》生字【翡】

读音:fěi

组词:翡翠

7《北京的春节》生字【拌】

读音:bàn

组词:拌嘴搅拌拌和拌蒜搅拌机拌种子

8《北京的春节》生字【栗】

读音:lì

组词:①板栗火中取栗②战栗

9《北京的春节》生字【榛】

读音:zhēn

组词:①榛子榛树②榛莽

10《北京的春节》生字【筝】

读音:zhēng

组词:古筝

11《北京的春节》生字【鞭】

读音:biān

组词:①鞭炮放鞭一挂鞭②扬鞭鞭策快马加鞭

12《北京的春节》生字【麦】

读音:mài

组词:麦苗麦香麦垛麦子麦田

13《北京的春节》生字【寺】

读音:sì

组词:①寺庙山寺护国寺②大理寺太常寺

《藏戏》《北京的春天》两篇文章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从内容上看——《北京的春天》介绍的是节日的风俗,《藏戏》侧重介绍藏戏的形式及艺

术特色。

2、从表达顺序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藏戏》以事物的艺术形态为序。

3、从表达的方法看——《北京的春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

《藏戏》则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4、从语言风格看——《北京的春天》语言自然、平时、精炼,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

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耐人寻味,而《藏戏》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

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

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

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

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扩展资料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

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

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

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文写于解放后的1951年1月,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

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描写了北京

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小杨

家胡同(原名“小羊圈”)一个贫民家庭。父亲舒永寿是清朝保卫皇城的一名护军,1900年

在与八国联军作战时阵亡。

母亲马氏出身农家,不识字,丈夫死后靠给人缝洗、做杂工,勉强维持一家生活。老舍1913

年人北京市立三中,半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转入免费供给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

业。1922年在南开学校任中学部国文教员。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文讲师。

《藏戏》作者是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支援西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

教师。

代表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

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北京的春节-百度百科

文档评论(0)

184****94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