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docVIP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5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归纳“数”“发”“兵”“胜”乖多义词的义项。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文言句式的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过程与方法

遵循处方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作适当的小结;比较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正确理解“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孟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洿池()鱼鳖()河豚()狗彘()庠序()孝悌()饿莩()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凶

A河内凶B凶多吉少C汉初匈奴凶黠

D甫闻凶讯E缉拿元凶

A邻国之民不加少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B天之行,或日或雨

C莫之或止D云霞明灭或可睹直

A直不百步耳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C理直气壮D系向牛头充炭直

E直上载公子上座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

②、胜

A谷不可胜食也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

E自古邪不胜正

③、数

A数罟不入洿池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愿得补黑衣之数

E数不胜数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B斧斤以时入山林

C以五十步笑百步D王好战,请以战喻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

G固以怪之矣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