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挑榴莲.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你怎样挑榴莲

教你怎样挑榴莲

榴莲素有亚洲“水果之王”之称健康饮食,爱者赞其香,厌者怨

其臭。

榴莲有青尼、金枕等品种,以金枕为最佳,金枕具有核小、肉多、

味美等特点。辨认榴莲品种可以看榴莲的肚脐,其它品种的榴莲肚脐

是凹进去的,金枕的肚脐是凸出来的。我国市面上的榴莲以金枕居多,

夏天大量上市,到冬天个别地方会出现青尼榴莲。

榴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热带水果,100克榴莲中含有热量153卡

路里、蛋白质2.6克、脂肪3.4克、糖类27.9克、维生素b10.1毫克、

维生素b20.13毫克、维生素c23.3毫克,还有许多微量元素。素有亚

洲“水果之王”之称。

榴莲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

其一,因其含糖和胆固醇均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高胆固醇

血症患者应不吃或少吃。尤其不要与酒同吃。

其二,因它含钾较高,故肾病、心脏病应慎吃。其三,因其性温

热,故咽干舌燥、喉痛干咳、热病体质、阴虚体质者均应慎用。进食

榴莲以后,若有不适,可饮海带绿豆汤或夏枯草,缓解症状。

挑选(一)

1、外形:要选长形的,尾部是尖形的。选个头大的,外表像狼

牙棒的,有一股股小山邱鼎起来的.小山越多肉越多,个头大的水分多。

2、瓣数:越多越好,越多肉越多。

3、颜色:偏黄的,裂开的,比较熟。

4、裂口:榴莲一定要看裂口处,皮薄的好,皮薄就意味着榴莲肉

壳有点开了的是熟了的,比较甜比较好吃,但壳开的时间不能太长,熟

过头了就是腐烂了。

榴莲不一定是开口的就是好的,现在很多超市里的榴莲都是生的

捂熟开口的,不是自然熟裂,也就不好吃。

5、味道:闻一下够不够香,够不够臭。自然熟的榴莲就算没裂口

也会有一股浓郁而不刺激、有厚重感的香味

6、软硬度:用手捏一下邻近的两根刺,很容易挨在一起就是熟了。

7.晃动:轻摇榴莲有声音时,代表它已可以吃了。

挑选(二)

1、选个头大的:同西瓜一样,个头大的.通常吸收较多的养分,

所以通常比较香甜;还要数数突出来的瓢数,当然越多越好,突得越

出越有肉,反正就是最难看的那个!

2、选颜色偏黄的:不要挑绿色的,黄色的通常比较熟;暗黄的甚

至偏褐虽然不好看,但是只要符合第2点以下要求就好;

3、选已经裂开的:裂开的好,第一说明它够身够熟了;第二可以

闻下够不够香,那个香味(臭味?)像箭一样冲进你的鼻腔的最好,

但也要注意辨别有没有酒精味,如果怀疑有酒精味就说明这个放久了,

不要买;第三可以看看壳薄不薄,要挑壳薄的;第四,可以看见是湿

还是干的,要挑湿的,干的不好吃。

4、从裂口处看肉和壳的比例,如果肉有整个的一半大小,说明很

不错了,一般都是占三分之一,果肉非常细小,占三分之一以下说明

发育不亮,肯定好吃不了。

挑选(三)

1、尽量不要选择较大的榴莲,3-5斤的就可以了,表面的刺越粗

且样子长得越古怪说明里面的肉就越多。

2、挑选榴莲时不妨先用嗅觉,好的品种气味浓烈,无酸味,果柄

处气味最浓,以七八成熟为佳。

3、嗅了以后还要听,将榴莲举至耳旁用力摇,如果有细微的响声

发出来,表示榴莲肉厚核薄,是上品。

如果响声太大,说明榴莲核太大,不中吃。

如果嗅到有一股酒精味,或者果肉变成褐色时,一定变了质,千

万不要购买。

4、榴莲以外形多丘陵状的为上选,因为每个丘陵状里面会棱一颗

核,有果核必有果肉,丘陵状较多的就可保证有较多的果肉。

挑选好吃的金枕头榴莲

1、首先留意果形,外表一定要长形的,尾部的外型是长尖形,如

此则皮薄肉丰满,籽也会比较小。

2、色泽最好是淡黄绿色或金黄色,

3、熟度,可闻闻尾巴处,如果有浓浓的果肉香,当天就可吃,若

闻起来味道较淡,则多放几天再吃。

一个简易吃法:

取螺丝起子在榴莲尾部插入后上下左右摇摆,果实产生裂缝时,

即可剥开享用.

注意事项

1、果内有“干包”、“湿包”之分。

2、购买榴莲时,一定要看表面刺的疏密,刺密肉少,刺疏肉才厚。

3、还需看颜色深浅,太深,则过熟;太浅,则未成熟;不

文档评论(0)

184****943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