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pdf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

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

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

兴趣。

二、教学内容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

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图片,周长计算公式卡片。

2.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引

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新课: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

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4.活动二: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

算方法。

5.应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

说明。

六、板书设计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记录下来,并计算其周长。

八、课后反思

1.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

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创

新思维。

3.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掌握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4.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

味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

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确保学生能够

在观察、探究、实践和应用中逐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

计算方法。

一、导入环节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如书本、桌子、门等,让

学生直观地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存在。接着,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

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和“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要简洁明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

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环节

在新课环节,教师要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可以通过几何

图形的展示和描述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

动手操作,如使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或者用剪

刀剪出彩纸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来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特征的理解。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

中学习。

三、活动环节

是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周长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不同

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这一环节旨在检验学生对

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以便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

四、应用环节

在应用环节,教师应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建筑设计、家居布置、艺术创作等。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

知道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实例,并讨论这些应用如何体现了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特性。这一环节的设计要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1.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

2.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和操作。

3.教学反馈: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如作业完成情况、

课堂提问的回答等,以便调整教学计划。

4.

文档评论(0)

182****0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